在宜昌看牙的朋友,可能都听过爱合口腔的戴伟医生。这位有着10多年临床经验的口腔医师,每天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?他的技术到底如何?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位扎根宜昌的牙科医生。
戴伟医生的从医轨迹很清晰:2016年曾到大学医院进修牙周,之后又陆续参加了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组织的多项培训,包括微创修复、根管治疗等课程。这种持续学习的状态,在牙医这个需要不断更新技术的行业里尤为可贵。
和很多年轻医生不同,戴伟的临床经验是实打实的。10多年间,从基础的补牙拔牙,到复杂的种植手术,他都经历过大量。特别在种植牙方面,从单颗到全口种植都有丰富操作经验。
接触过戴医生的患者普遍反馈,他的操作有几个明显特点:
在爱合口腔的工作日常中,戴医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两类病例:一类是中老年患者的全口/半口种植,另一类是年轻人的牙周疾病治疗。这两种看似不同的病症,其实都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牙槽骨处理技术。
很多患者害怕看牙医,其实是害怕那种"被推销"的感觉。戴医生的谈话方式比较直接,通常会先讲清楚:
这种沟通方式可能不够"温柔",但能让患者快速抓住重点。对于复杂的种植病例,他会建议患者分阶段治疗,不会一次性推荐太多项目。
戴医生在接诊时经常需要纠正患者对种植牙的两个误区:
误区一:种植牙是性的
实际上种植牙也有使用寿命,保养得当通常能用10-15年,但不可能一劳永逸。
误区二:即种即用好
对于牙槽骨条件不好的患者,他更建议采用传统种植方式,虽然需要3-6个月愈合期,但远期更稳定。
有护士透露,戴医生有个坚持多年的习惯:每台手术前都会亲自检查器械消毒状态。在手术过程中,如果发现患者紧张,他会通过闲聊分散注意力,比如问"早上吃的什么"这类生活化的问题。
下班后,他常做的事情是整理当天的手术照片。这些资料不仅用于病例存档,更多是用来复盘手术细节。这种习惯,可能就是10年临床积累的具体体现。
在宜昌爱合口腔,戴伟医生没有太多"光环",就是一位踏实做事的牙科医生。对于需要做种植牙或牙周治疗的患者来说,这种又务实的医生,或许正是理想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