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长春看牙齿矫正,不少老市民都会提到一个名字——常莉医生。这位扎根口腔行业30多年的正畸,如今在泰康拜博口腔医院(临河街总院)坐诊,每天都有家长带着孩子、年轻人专程来找她看牙。为什么她的号这么难约?今天我们就来这位"用说话"的正畸医生。
1987年从白求恩大学(现吉林大学口腔)毕业时,常莉可能没想到自己会成为长春正畸领域的"活字典"。当时国内牙齿矫正技术刚起步,她跟着老一辈一点一滴积累经验,从基础的金属托槽到现在的隐形矫正,见证了国内正畸技术的三次革新。
"早些年做矫正,家长带着孩子来诊所都是捂着半边脸——怕人笑话。"常莉医生回忆说,"现在大家反而会主动问'医生你看我孩子这牙要不要早点干预'。"这种变化让她特别欣慰,也坚定了做好儿童早期矫治的决心。
在常莉医生的诊室里,有个专门的展示柜放着各种矫治器模型。引人注目的是一排像"小纽扣"的金属装置——这就是她拿手的舌侧矫正器。
"很多公务员、教师、商务人士来找我做矫正,他们既想改善牙齿,又担心影响工作形象。"常医生边说边拿起一个模型演示,"把矫治器装在牙齿内侧,说话微笑时完全看不见,特别适合需要经常见客户的职场人。"
去年有位准备结婚的新娘,因为前牙外突试纱时总抿着嘴笑。常医生给她做了舌侧矫正联合瓷贴面修复,三个月后新娘发来婚纱照,灿烂的笑容比钻戒还耀眼。
每周六上午是常医生的"儿童专场",诊室外总是坐满4-12岁的小朋友。她有个特别的"三看原则":一看乳牙换牙顺序,二看脸型发育趋势,三看不良习惯纠正。
"地包天佳矫正时间是4-7岁,这时候颌骨可塑性强。"常医生提醒家长,不要等换完牙才来看,"有个小患者5岁来做MRC肌功能矫治,现在12岁换完牙,咬合关系比很多成年人都标准。"
她办公室里挂着面"成果墙",贴满小患者矫正前后的对比照。有意思的是,不少孩子复诊时非要和"去年的自己"合影,说要把照片带给同学看。
虽然常医生在技术上追求,但和患者沟通时特别接地气。她总说:"正畸方案就像定制西装,得量体裁衣。"
有位大学生攒了两年生活费想做隐形矫正,常医生发现他其实只需要调整6颗前牙,后设计了局部矫治方案,费用省下一大半。还有位阿姨误以为矫正是年轻人,常医生用"牙齿搬家不分年龄"的比喻打消了她的顾虑。
现在常医生团队有套特别的"需求清单",接诊时会详细了解患者的职业特点、预算范围、预期周期,甚作息习惯。"曾有个护士需要经常值夜班,我们就给她选了复诊周期长的矫治器。"
对于想矫正牙齿的长春市民,常医生给出几条干货建议:
1. 儿童正畸检查别晚于7岁,乳牙期干预事半功倍
2. 成年人矫正前先处理牙周问题,"地基稳了才能盖楼"
3. 舌侧矫正虽隐蔽,但对口腔卫生要求极高
4. 隐形矫治器每天要戴满22小时,"三天打鱼两天晒网"
目前常莉医生在泰康拜博口腔的号源比较紧张,建议提前3-5天预约。医院近还开通了夜间正畸专场,上班族可以下班后过来面诊。
(本文提及均为真实诊疗经历,为保护患者已做信息处理。诊疗因人而异,需结合个体情况评估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