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铁岭,提到看牙,很多街坊邻居都会想到冠琳口腔医院的吴易颖医生。这位戴着圆框眼镜、说话温和的女医生,已经和牙齿打了10多年交道。从初接诊时的手忙脚乱,到现在能从容处理各种复杂口腔问题,吴医生常说的一句话是:"治牙不光要解决病痛,更要帮患者找回吃饭香、笑容甜的生活质量。"
2008年从沈阳口腔毕业后,吴易颖没有急着找工作,而是选择到沈阳腔医院进修。"那时候每天跟着老师接诊,光是补牙材料就对比了二十多种记录本。"这段经历让她养成了细致观察的习惯,也为后来专攻牙周病治疗埋下伏笔。2013年加入冠琳口腔时,她发现很多患者都是拖到牙疼得受不了才来就医,这让她开始思考:怎样才能在问题变前帮到大家?
在接诊过的3000多例病例中,吴医生格外关注牙周问题。"很多人以为牙龈出血是小事,其实这是牙周发出的求救信号。"她常举着口腔镜耐心解释:"就像树根周围的土壤松动,不及时处理,再好的牙齿也保不住。"有位退休教师因为常年牙龈肿痛不敢啃苹果,经过吴医生6个月的牙周系疗,现在每天早饭都能痛快地吃脆梨,老人家特意送来手写的感谢卡,这件事让吴医生今想起来都眼眶发热。
在种植牙领域,吴医生有自己的一套"盖房理论":"缺牙好比宅基地塌了,直接种新牙就像在烂泥地上盖楼。"她总会先评估患者的牙槽骨条件,必要时配合植骨手术。去年有位糖尿病患者前牙缺失,跑了三家医院都说风险太高,吴医生通过控制血糖+渐进式植骨,终帮患者成功种上了稳固的牙齿。这种谨慎负责的态度,让不少外地患者都专程来铁岭找她看牙。
对于时下流行的牙齿美白,吴医生的建议很实在:"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冷光美白,就像皮肤敏感的人要慎用美白面膜。"她更推荐先做口腔检查,再制定个性化方案。有个准新娘因为常年喝茶导致牙面色素沉积,吴医生采用温和的瓷贴面修复,既达到了雪白,又保护了原有牙体,婚礼当天新娘特意发来露齿大笑的特写照片。
冠琳口腔的护士们都知道,吴医生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——每天提前1小时到诊室消毒器械。有次大雪封路,她硬是步行40分钟赶到医院,因为"不能让预约洗牙的老人们白等"。这种执着也体现在技术上,去年她自费去上海学习了新的牙周显微治疗技术,回来就给科室添置了高清内窥镜设备。"设备再,关键还是医生的判断和经验。"说着她指了指墙上患者送的锦旗,落款处"七旬牙痛患者"几个字格外醒目。
现在,吴易颖医生依然保持每周参加病例讨论的习惯,办公室抽屉里放着十几本写满的治疗笔记。当问及从业心得时,她笑着指指候诊区正在看绘本的小朋友:"能让孩子们不怕看牙,让老人家吃嘛嘛香,这就是我坚持的意义。"在冠琳口腔的玻璃门上,"吴医生今日坐诊"的提示牌总是擦得锃亮,就像那些经她治疗后重绽光彩的笑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