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苏州找一位靠谱的口腔医生有多难?提到牙齿矫正、种植牙这些项目,很多市民都会想起苏州市华夏口腔医院的曾娟医生。这位拥有10多年临床经验的执业医师,用扎实的技术和耐心的服务,成为不少苏州家庭信赖的"牙科管家"。
曾娟医生的职业生涯始于南京大学,硕士阶段的系统学习为她打下坚实基础。不同于直接选择单一专科的医生,她先后深耕牙体牙髓病、口腔黏膜病两大领域,这种"两条腿走路"的经历让她在复杂病例处理上更游刃有余。
"刚毕业时在门诊遇到口腔扁平苔藓患者,那种束手无策的感觉今难忘。"曾医生回忆道。正是这种经历促使她对该疾病展开专项研究,相关论文先后发表在多个核心期刊。现在,她不仅能熟练处理常见的龋齿、牙周病,对口腔黏膜病变的也形成独特见解。
走进华夏口腔医院的诊室,曾娟医生的接诊台总是摆着口腔模型和通俗易懂的示意图。"很多患者纠结要不要做矫正,其实关键看咬合功能。"她常这样用生活化的语言解释问题。这种"说人话"的沟通方式,让老人和孩子都能轻松理解治疗方案。
在牙齿矫正方面,她特别关注成年患者的隐形需求。"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戴钢牙套,我们会根据职业特点推荐隐形矫正器。"曾医生团队会根据面部骨骼发育情况,为12-18岁青少年制定阶段性矫正计划,避免过度治疗。
种植牙手术能体现她的全科优势。"先治基础病再种牙"是她坚持的原则,曾有位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后才接受种植,术后比预期更快。这种严谨作风让她的种植牙保持在较。
去年夏天,一位黏膜病患者特意送来手写感谢信。原来该患者辗转多家医院未愈,曾医生通过调整用案配合饮食指导,三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。"治病更要治心"是她常对实习生说的话,诊室里备着的卡通牙具盒,就是用来安抚小患者的"秘密"。
在带教年轻医生时,她总强调要"用眼睛看病,用耳朵开药"。这种注患沟通的理念,使她的复诊率常年居高。不少家长甚带着孩子驱车数十公里来找她看牙,这种信任源于十年如一日的坚守。
针对苏州地区高发的牙齿问题,曾医生给出实用建议:
1. 每年少一次洁牙,尤其爱喝碧螺春的茶友要注意茶渍清洁
2. 矫正牙齿没有年龄上限,40多岁依然可以通过矫正改善咬合
3. 种植牙并非"一劳永逸",后期维护决定使用寿命
4. 口腔溃疡超两周不愈一定要排查黏膜病变
目前曾娟医生仍在华夏口腔医院定期坐诊,对于网上热议的"刷几次牙""电动牙刷好不好"这些问题,她表示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。或许正是这种不盲从潮流的态度,让这位低调的牙医成为苏州人口口相传的"牙齿守护者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