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青岛优诺叁号口腔门诊部,有一位被患者亲切称为"细节控"的牙科医生——刘小雅。从医10多年来,她始终坚持一个朴素的理念:"牙齿修复不是简单的治病,而是帮每个人找回自信的笑容。"
2013年刚入行时,刘小雅就表现出对牙齿美学修复的特别专注。那时候全瓷牙技术刚开始普及,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反复练习比色和形态设计。"记得有次为了一个门牙贴面病例,我对照患者的肤色调试了7次颜色。"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,让她的技术快速获得患者认可。
如今作为门诊部的骨干医师,刘小雅每年要完成近300例牙齿贴面和修复。不同于年轻时的追求速度,现在的她更注重与患者的充分沟通:"有人以为贴面就是选个白的色号,其实要考虑职业需求、肤色甚唇形,这些都是需要时间聊出来的。"
在患者圈子里,刘小雅有个特别的外号叫"隐形手艺人"。去年有位主持人患者坚持要参加重要前做完贴面,刘医生从取模到临时贴面就花了5个小时。"后电视台的化妆师都没发现他做了牙齿,这才是成功的修复。"
她常用的3D数字化设计配合手工微调技术,能让每颗贴面边缘的过渡控制在0.2毫米内。门诊部的同事常说:"刘医生调咬合时那个认真劲,就像在雕刻艺术品。"这种对细节的执着,让她的返修率始终保持在行业较低水平。
"很多患者躺在牙椅上都会紧张得发抖。"为此刘小雅自创了一套沟通方法:先带患者看成功照片,再用模型演示操作流程,接着让患者摸材料样品,后才会开始治疗。有位50多岁的阿姨本来害怕磨牙,经过这样逐步了解后,不仅做了全口修复,还介绍了3个朋友过来。
对材料选择她也有独到见解:"不是越贵越好,比如前台接待员和摄影师需要的透光度就完全不同。"这种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方案,让她收获了不少"回头客"。
别看治疗时一丝不苟,私下里的刘医生是个活泼的青岛大妞。她总说自己的工作灵感来自生活:"观察海浪的弧度、贝壳的光泽,这些都能用在牙齿形态设计上。"周末常去八大关写生的习惯,让她对色彩和形态格外敏感。
在优诺口腔的走廊墙上,挂着不少患者治疗后灿烂笑容的照片。刘小雅常说:"每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人的故事,我们能参与其中改变他们的生活品质,这就是做牙医幸福的事。"或许正是这份初心,让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了10多年,并且还在继续创造着更多温暖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