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深圳观澜,提到看牙,不少街坊会想起青柠檬口腔的夏菁华医生。这位有着12年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,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患者——有年轻人因为缺牙影响求职自信,也有老人家戴着松动义齿来求助。每当看到患者修复后露出的轻松笑容,夏医生总说:"这就是我坚持做牙医的意义。"
2012年从口腔毕业后,夏菁华辗转于多家医院口腔科进修。说起为什么选择种植牙和义齿修复作为主攻方向,她笑着回忆:"有次接诊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,她戴着老式假牙连豆腐都咬不动。后来我们给她做了种植修复,阿姨专门带了自家包的饺子来感谢。"
在青柠檬口腔观澜总店的诊室里,夏医生有个特别的习惯:总会多备几副不同材质的修复体样品。"有的患者对金属过敏,有的预算有限,得把各种可能性都说透。"护士小张告诉我们,夏医生接诊平均要比别人多花15分钟,但患者回头率特别高。
种植牙是夏医生的拿手项目。"很多人以为种牙就是往牙槽骨里拧螺丝,其实学问大着呢。"她常跟患者打比方,"就像盖房子,骨质疏松的得像打地基一样先做骨增量,咬合关系不对的得先调整,不然种完牙用着也不舒服。"
对于全冠修复,夏医生有自己的坚持:"我宁肯多磨两次模型,也要边缘密合度。"上周有位做餐饮的老板来装全瓷冠,试戴时发现咬合稍高,夏医生硬是重新调整了三次,直到患者说"和我原来的牙感觉一样"才作罢。
去年夏天,28岁的程序员小陈因为门牙缺失不敢笑,屡屡受挫。夏医生给他设计了即拔即种方案,三个月后小伙子发来新offer照片,咧嘴笑的样子和缺牙时判若两人。"这种改变人生轨迹的,比什么锦旗都让人欣慰。"
还有个让夏医生印象深刻的:75岁的李伯戴着老式义齿总卡食物,儿子带他来换了吸附性义齿。后来李伯女儿发说,老爷子现在能啃苹果了,每天都要去买新鲜水果。"老人家的生活质量,往往就卡在这些细节上。"
在患者眼里,夏医生让人安心的是她讲解病情的方式。她办公室墙上挂着手绘的牙齿结构图,遇到复杂情况就直接画给患者看。"种植体就像小树苗,牙槽骨是土壤""全冠好比给牙齿穿防弹衣",这些接地气的比喻让不少老人家都听得直点头。
现在夏医生的患者里,有三分之一是老带新。"有个阿姨介绍了好几个广场舞姐妹过来,说在我这儿看牙不挨宰。"说到这儿夏医生笑了,"其实我们价格透明只是基本要求,关键是要对得起患者的信任。"
谈到接下来的计划,夏菁华说正在进修数字化种植技术。"现在有3D导板种植,就像给牙齿装GPS,能更。"但她强调技术只是工具,"再好的技术也要以患者需求为本,特别是中老年人多的社区诊所,更要考虑他们的实际使用感受。"
每周四下午,夏医生都会抽时间去社区做口腔保健讲座。用她的话说:"与其等牙齿坏了来治,不如教会大家怎么保护好。"在青柠檬口腔的展示架上,那些修复前后的对比模型,默默讲述着这位牙医12年来的坚持——让每一颗修复的牙齿,都能真正成为患者生活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