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宁看牙,不少家长和年轻人会提到一个名字——董瑜。作为南宁柏乐口腔(南湖总店)的主治医师,董瑜医生已经在这个岗位上默默耕耘了24年。每天清晨走进诊室,她都会习惯性地整理一下桌上的牙模和矫治器,这已经成为她二十多年职业生涯中雷打不动的习惯。
1999年从广西大学口腔正畸学毕业后,董瑜就一头扎进了口腔正畸领域。那时候的牙齿矫正技术还比较单一,主要是传统的金属托槽矫正。但她敏锐地察觉到,未来的正畸技术一定会朝着更美观、更舒适的方向发展。
在南宁某医院工作的那些年,董瑜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病例。有的孩子因为牙齿不齐不敢大笑,有的成年人因为错颌畸形影响咀嚼功能。这些患者求诊时的焦虑和矫正后的喜悦,都成为她坚持深耕正畸领域的动力。
2012年对董瑜来说是个重要转折点。当时国内隐形矫正技术刚刚起步,她就考取了无托槽隐形矫正认证医师资格。谈起这个决定,她说:"看到国外已经开始普及隐形矫正,我就觉得这一定是未来的趋势。"
在柏乐口腔的诊室里,董瑜经常遇到这样的:"医生,我这个年纪还能做矫正吗?"她会耐心解释,现在四十多岁来做矫正的上班族不在少数。"隐形矫正大的优势就是不影响社交和工作,"她一边调整着电脑上的3D方案一边说,"很多人选择隐形牙套就是因为它几乎看不出来。"
除了矫正,儿童早期矫正是董瑜的另一个专长领域。她常常提醒家长:"7岁就应该带孩子做次正畸检查。"在长期临床实践中,她发现很多牙齿问题如果能早期干预,往往能事半功倍。
有个8岁的小患者让董瑜印象深刻。孩子有的反颌问题,家长起初觉得等换完牙再说。经过董瑜的详细解释,他们同意开始早期干预。两年后,孩子的面部发育明显改善,避免了将来可能需要的手术治疗。
尽管已经有24年临床经验,董瑜仍保持着学习的习惯。诊室的柜子里整齐摆放着各种期刊,她常说要"活到老学到老"。每个月她都会抽时间参加学术会议,了解国内外正畸新进展。
"技术更新太快了,"她翻着新一期的杂志说,"十年前的理念现在可能就不适用了。"正是这种严谨的态度,让她的矫正方案既能把握,又适合人的牙齿特点。
在董瑜看来,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牙齿。每个来找她的患者,都会先接受详细的口腔检查和面型分析。"矫正不是简单地把牙齿排齐,"她解释道,"要综合考虑咬合功能、面部美观和长期稳定性。"
一位来做隐适美的年轻白领回忆说:"董医生给我看了三个方案,连每个方案需要多长时间、可能会有什么不适都讲得很清楚。"这种透明化的沟通方式,让很多患者感到放心。
在南宁的牙科诊所中,柏乐口腔的硬件设施确实不错。但董瑜始终认为,牙齿矫正重要的是医生的经验和技术。"再好的设备也需要人来操作,"她笑着说,"就像同样的食材,大厨和普通人做出来的味道肯定不一样。"
24年如一日的专注,让董瑜在隐形矫正和儿童正畸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不过她看重的,还是患者摘下牙套时满意的笑容。"每个整齐的牙齿背后,都是医患共同努力的结果。"这是董瑜经常说的一句话,也是她24年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