漳州东南门诊部黄荣峻医生怎么样?11年经验口腔医师解答
每天早上8点,漳州东南门诊部的牙科诊室总会准时亮起灯。穿着白大褂的黄荣峻医生习惯提前半小时到岗,仔细检查器械消毒情况,这是他坚持了11年的职业习惯。"很多患者害怕看牙,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和耐心让他们放松下来。"说话时,他正在整理一叠病历本,上面记录着当天预约患者的治疗需求。
从医11年,他把复杂治疗变成"细水长流"
2013年从福建大学毕业后,黄医生选择回到漳州基层医疗机构工作。问及原因,他坦言:"大医院设备固然,但基层更能锻炼医生的综合能力。"在门诊部,他常常需要同时处理龋齿填充、牙龈发炎、口腔溃疡等各种常见问题,这种"全科式"的工作经历,让他练就了快速判断病情的能力。
林女士是黄医生的老患者,她回忆道:"三年前我次来做根管治疗,黄医生用了40分钟详细解释治疗步骤,连钻头转速都耐心说明。"这种细致入微的沟通方式,成为很多牙科恐惧症患者选择他的理由。
专注六项核心技术,守护患者口腔健康
在黄医生的办公桌上,摆放着几本翻旧的期刊。"口腔医学更新快,去年流行的补牙材料,今年可能就有更优选择。"他特别关注牙体牙髓病学的新进展,这让他主导的根管治疗保持在较。
- 洗牙:采用分象限精细洁治,减少牙龈出血
- 补牙:严格遵循"微创预备"原则,大限度保留健康牙体
- 牙齿美白:个性化定制方案,避免过度漂白
对于常见的口腔黏膜病,他主张"治养结合",常会叮嘱患者:"治疗结束后要忌口三天,我给您写个注意事项。"说着就会在处方笺背面写下饮食建议。
门诊部的"细节控":一杯温水见真心
护士小陈透露,黄医生有三个坚持:治疗前必调椅背角度,操作中必用吸唾器,治疗后必递温水。"有次看到老年患者漱口不便,他第二天就采购了带吸管的杯子。"这些细节让门诊部的患者满意度长期保持在95%以上。
今年春节,黄医生收到一份特殊礼物——患者手绘的牙齿健康日历。"其实我们和患者是互相成就的关系,他们的信任让我更敬畏这份职业。"说这话时,他正在检查的牙科材料,日光灯下白大褂的褶皱里,还别着那支用了5年的蓝色钢笔。
给漳州患者的建议:定期检查胜过突击治疗
谈到口腔保健,黄医生特别强调预防的重要性:"很多人觉得牙不疼就不用看医生,这是误区。就像汽车要定期保养,牙齿每半年就该做次检查。"他经常在社区健康讲座上演示巴氏刷牙法,用牙模比划着说:"刷牙不是越用力越好,要像写字一样握笔,45度角轻轻颤动..."
在漳州东南门诊部的走廊宣传栏上,贴着黄医生参与设计的口腔健康知识图解。那张微微泛黄的口腔健康日海报右下角,还留有他工整的签字——这是位扎根基层11年,仍然保持着初心的牙科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