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营口看牙,很多街坊都会提到翠微口腔的旭医生。这位笑容温和的医师,已经在牙科诊疗一线工作了十多年。每天早晨8点,总能看到他提前到诊所准备器材的身影——这种细致的态度,或许正是他能赢得患者信任的原因。
旭医生是大学口腔的毕业生,这个东北地区的口腔人才培养基地,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毕业后,他先后在大学口腔医院、大连大学口腔进修深造,系统掌握了当代牙体修复的技术。
"上学时老师总说,口腔医生要像雕刻家一样耐心。"旭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。确实,看他做牙体预备时的专注神态,拿着器械的双手稳得像安装了支架,每个边缘过渡都处理得圆润自然。
经过十多年的临床沉淀,旭医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方向:
诊所的护士说,医生有个特别的习惯——每次做修复体咬模后,都要反复检查3次才送技工室。这种较真劲儿,让他的修复体返工率常年保持在很低水平。
在候诊区随机聊几句,就能听到各种真实的就诊故事。有位戴眼镜的中年教师说:"医生给我做的烤瓷牙用了6年,到现在咬坚果都没问题。"旁边的大爷接过话茬:"他给我治牙髓炎那次,打了麻药还一直问我疼不疼,比我自己闺女都细心。"
不过旭自己倒很谦虚:"牙科本来就是精细活,我们多花十分钟,患者可能就能多用好几年。"这种将心比心的态度,让很多患者成了"回头客",甚推荐家人朋友来找他看牙。
尽管有十多年经验,旭仍保持着每年参加培训的习惯。诊所有个书柜专门放他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的资料,从显微根管到数字化修复,新的技术动态他都会关注。
"
现在患者对美观要求越来越高,我们医生也得跟上时代。"说着他展示手机里存的病例照片,有个前牙美学修复,确实做得几乎看不出修复痕迹。
在医患关系敏感的今天,旭始终恪守一个原则:永远给患者适合的方案,而不是贵的方案。有次一位老太太坚持要做全口种植,他仔细检查后建议先治疗保留尚好的天然牙,后为老人省下不少费用。
这种操守,或许源自他办公室墙上挂着的那幅字——"医者仁心"。简单的四个字,却是他十多年从业生涯的真实写照。
如今在营口,想要找一位、技术扎实又负的口腔医生,很多当地人会推荐翠微口腔的旭医生。毕竟在牙齿健康这件事上,和用心同样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