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口腔科指南:孩子牙齿健康的5个关键问题|医生解答
每次看到小朋友捂着腮帮子喊疼,作为从业者都想提醒各位家长:儿童口腔问题预防大于治疗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那些家长必须知道的儿童口腔护理知识。
你知道吗? 3岁前完成次口腔检查的孩子,龋齿发生率能降低40%。可惜很多家长觉得"乳牙坏了没关系",这个观念真的要改改了。
一、乳牙护理从什么时候开始?
很多新手问我:"没长牙需要清洁口腔吗?"答案是肯定的。用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拭牙龈,这个动作好在出生后就开始。等到颗乳牙萌出(通常6个月左右),就要换成婴儿牙刷。
常见误区: "反正要换牙,乳牙蛀了不用管"——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,蛀牙可能导致恒牙排列不齐。
二、窝沟封闭到底要不要做?
后牙表面那些沟沟壑壑容易藏食物残渣。窝沟封闭就是把一种树脂涂在这些沟里,相当于给牙齿穿上防护衣。建议6-7岁做恒磨牙,11-13岁做第二恒磨牙。
不过要注意:做完不等于万事大吉,每半年还是要检查封闭剂是否脱落。
三、换牙期该注意什么?
6-12岁是乳恒牙交替期,这几个信号要警惕:
- 乳牙迟迟不掉,影响恒牙萌出
- 新牙长歪了
- 出现"双排牙"(恒牙在乳牙内侧长出)
遇到这些情况别等着"自然调整",建议两周内带孩子到儿童口腔科检查。
四、容易忽视的刷牙细节
见过太多孩子刷牙只刷门牙。正确的巴氏刷牙法要记住三点:
- 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
- 每次刷2-3颗牙,小幅度水平颤动
- 咬合面要来回刷
建议家长帮孩子刷牙到7岁,之后还要到10岁左右。别嫌麻烦,这能省下后期不少牙齿治疗费用。
五、什么情况需要牙齿矫正?
不是所有牙齿不齐都要等换完牙才处理。如果发现:
- 地包天(下牙包住上牙)
- 龅牙影响唇部闭合
- 长期口呼吸导致牙弓狭窄
这些情况可能需要在7-9岁进行早期干预。具体方案要由正畸医生评估。
给家长的实用建议:
1. 每半年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,发现问题早处理
2. 控制甜食摄入频率,比控制总量更重要
3. 选择含氟牙膏(3岁以下米粒大小,3-6岁豌豆大小)
4. 乳牙蛀了及时补,别等牙疼才就医
5. 建立刷牙打卡制度,养成终身护齿习惯
孩子的口腔健康其实是家庭教育的一面镜子。那些从小坚持科学护齿的孩子,长大后往往更容易保持一口好牙。如果您还有具体问题,建议到正规医院的儿童口腔科当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