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牙周病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,其实它就是我们常说的牙齿周围组织发炎了。很多人一开始不太在意,等到牙齿松动、牙龈出血才着急。其实牙周病早发现早处理,完全可以控制住。
牙周病主要分为两种:牙龈炎和牙周炎。牙龈炎是初期阶段,表现为牙龈红肿、刷牙时出血。这时候如果及时处理,炎症是可以消退的。如果放任不管,就会发展成牙周炎,牙龈和牙槽骨都会慢慢被,终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

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下面这些情况,那就要当心了:刷牙时牙刷上有血迹;牙龈经常红肿;口气不太好;感觉牙齿变长了或者有松动。这些都很可能是牙周病的信号。
很多人觉得牙龈出血是小事,可能是上火或者刷牙太用力。其实健康的牙龈在正确刷牙时是不会出血的。所以一旦发现刷牙出血,好及时去看看医生。
牙周病的主要原因在于牙齿清洁不到位。我们每天吃东西后,食物残渣会留在牙齿缝隙和牙龈边缘,时间长了就形成牙菌斑。如果牙菌斑没有及时清除,就会硬化成牙结石,刺激牙龈发炎。
除了清洁问题,一些生活习惯也会增加患病风险。比如长期吸烟的人,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龈循环;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较高,更容易发生感染;还有一些人因为牙齿排列不整齐,清洁起来比较困难,也容易引发牙周问题。
治疗牙周病需要根据病情程度来定。对于早期的牙龈炎,通常通过洗牙就能解决。洗牙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结石,消除刺激源,牙龈炎症会慢慢消退。
如果已经发展到牙周炎,可能需要进行龈下刮治。这个过程会比洗牙深入一些,需要清除牙龈下方、牙根表面的牙结石和菌斑。现在有些机构会采用微创方式进行治疗,创伤小,也快。
对于比较的情况,可能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,或者在必要时进行牙周手术。具体采用哪种方式,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定。
预防牙周病重要的就是做好日常清洁。每天早晚刷牙,每次不少于三分钟,要特别注意牙龈和牙齿交界处的清洁。牙线也很重要,能清除牙缝中牙刷够不到的食物残渣。
建议每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,即使感觉自己牙齿很干净也要定期检查。洗牙不仅能清洁牙齿,还能及时发现潜在的牙周问题。
如果发现自己有牙周病的早期症状,不要拖延,及时就医是关键。早期的牙周病治疗简单,也好,千万不要等到牙齿松动了才想起来看医生。

有些人担心洗牙或牙周治疗会很疼,其实现在很多机构都舒适化治疗,过程中基本不会感到明显不适。治疗时间也不长,通常一两次就能完成基础治疗。
治疗后医生会给出具体的护理建议,比如短期内避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,使用特定的漱口水等。按照医嘱做好术后护理,会更快。
牙周健康不仅关系到牙齿,还影响全身健康。研究显示,牙周病可能增加心脏病、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风险。所以维护牙周健康,其实就是维护全身健康。
如果对牙周治疗还有疑问,建议直接医生,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合适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