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刷牙时总觉得后槽牙发酸,照镜子发现牙齿上有个小黑点?这可能是龋齿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经历过上千例龋齿修复的从业者,今天想和你关于龋齿填充的那些事——用直白的话告诉你什么时候该补牙、怎么选材料、全程会不会疼,帮你打消所有顾虑。

上周有位28岁的设计师来看诊,指着牙齿上的针尖大黑点说:"这点小问题也要处理吗?"结果用探针轻轻一碰,表层看似完好的牙釉质下竟藏着黄豆大的龋洞。这就是龋齿狡猾的地方:它像冰山一样,暴露在外的可能只是十分之一。
当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酸,会从牙釉质开始层层腐蚀。初期完全没有痛感,等到冷热敏感或自发疼痛时,往往已经伤及牙髓。这时就不是简单填充能解决的了,可能要做根管治疗,花费翻倍不说,牙齿也会变得更脆弱。所以牙科协会建议:发现黑线、黑点或食物嵌塞,无论是否疼痛都该及时检查。

现在主流的填充材料主要有三种,各有特点:
1. 树脂材料 - 前牙修复:颜色能和真牙以假乱真,特别适合门牙修复。但后槽牙长期咀嚼可能会导致磨损,一般5-8年需要复查更换。价格在300-800元/颗,性价比。
2. 玻璃 - 儿童乳牙专用:会持续释放氟化物预防二次龋坏,但对成年人来说强度不够。大的优点是操作时间短,适合配合度差的小朋友。价格200-500元就能搞定。
3. 瓷嵌体 - 后牙大面积修复:当龋坏超过牙体1/3时,就像给牙齿戴上"盔甲"。需要两次就诊定制,但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。价格在2000-4000元区间。

很多朋友害怕看牙是因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。其实现代补牙早已不是二十年前的样子:
步会先给你做个口腔检查,用口镜和小探针确定龋坏范围。如果比较深可能会拍个小牙片,这个辐射量相当于吃两根香蕉,完全不用担心。
清除腐质时,现在都有智能手机大小的麻醉仪,采用超细针头进行表面麻醉后再注射,进针几乎无感。去腐过程如果觉得酸胀,举手示意医生就会调整力度。
填充完成后关键的是咬合调整——医生会让你咬一种蓝色试纸,标记出高点反复打磨,直到你觉得和原来牙齿一样自然。后抛光环节会让填充体表面比天然牙更光滑,反而更不容易存积色素。

上周有位顾客刚补完牙就去啃酱骨头,结果把新补的材料硌掉了。根据临床数据统计,填充体脱落80%都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。记住这几点能让你少跑冤枉路:
• 2小时内不要进食(麻醉期容易咬伤黏膜)
• 24小时避免用补牙侧咀嚼硬物
• 树脂材料补牙后1周内少喝咖啡、茶等易染色饮品
• 如果出现持续刺痛或咬合不适,72小时内要及时复诊调整
后提醒大家,再好的填充体也不能一劳永逸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同时掌握正确的巴氏刷牙法。牙齿健康就是好的理财——现在花小钱补牙,将来省下的是种牙的巨额开支。如果你对龋齿还有任何疑问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