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冰激凌突然牙疼?刷牙时发现牙齿有黑线?很多人觉得牙上有个小洞不碍事,一拖就是好几年。等疼到睡不着觉才去看牙医,结果发现小问题已经变成大麻烦——原本几百块能解决的补牙,可能得花上万做根管治疗甚种牙。今天就来哪些情况必须尽快补牙,以及大家关心的价格、材料和注意事项。

当牙齿出现以下4种情况时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:
1. 牙齿表面出现黑线或褐色斑点:这是龋齿早的征兆,很多人误以为是色素沉淀。用牙签轻戳有涩感,说明牙釉质已经开始脱矿。
2. 吃冷热酸甜时突然酸痛:牙齿接触到37℃以下或42℃以上食物产生短暂刺痛,说明龋坏已经穿透牙釉质到达牙本质。
3. 食物经常塞牙缝:同一位置反复塞肉丝、菜叶,可能是相邻牙齿的邻接面出现了隐蔽的龋洞。
4. 照镜子发现明显牙洞:肉眼可见的缺损往往意味着龋坏程度已经比较,有些甚可能接近牙髓腔。
目前常用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:
玻璃:价格亲民(150-400元/颗),含氟能防蛀,但耐磨性较差,适合儿童乳牙或老年人牙龈萎缩的牙颈部修补。
复合树脂:中档价位(300-800元/颗),颜色接近真牙,前牙美学修复。现在的高强度树脂后牙也能用,但咖啡奶茶喝多了容易变色。
瓷嵌体:适合大面积缺损(2000-4000元/颗),需要取模定制,耐磨度和美观性好。如果蛀洞太大直接做嵌体,比反复补牙更划算。

很多人害怕看牙是因为不知道要经历什么。其实常规补牙只需要4步:
1. 检查判断:医生会用探针和口镜检查,必要时要拍小牙片确认龋坏范围。
2. 清理腐质:用涡轮机去除发黑变软的牙体,这个过程可能有轻微酸胀感。
3. 消毒填充:用树脂材料分层填充,每层都用特殊蓝光固化,后调整咬合高度。
4. 抛光完成:让补牙材料与天然牙平滑过渡,避免色素沉积。
刚补完牙的2小时内不要进食,24小时内避免用补牙侧咬硬物。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复诊:
- 冷热敏感持续超过1周
- 咬东西时明显觉得补牙处偏高
- 补的材料脱落或出现裂缝
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原来补过的地方要重点观察。牙医提醒:就算补得再,不好好刷牙照样会二次龋坏。

1. 补牙不会越补越大,去除的只是牙体
2. 孕期4-6个月也可以补牙
3. 补牙不能治疗牙周炎,牙龈出血要先治牙龈
4. 正规医疗机构补牙前都会签知情同意书
5. 通常只能报销基础的银汞合金材料
牙齿问题就像滚雪球,越早处理代价越小。下次发现牙齿有异常时,别再想着"忍忍就过去了",及时干预才能保住天然牙。记住:所有昂贵的牙科治疗,都是从可以补的小洞开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