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提到牙齿健康,很多人时间想到的是蛀牙或牙齿美白,但牙周健康同样重要。牙周治疗是针对牙龈、牙槽骨等牙齿周围组织的护理,它能预防和治疗牙周病,避免牙齿松动甚脱落。如果你发现刷牙时牙龈出血、口臭或牙齿敏感,可能就是牙周出了问题。
牙周病早期症状不明显,容易被忽略。但如果不及时干预,炎症会从牙龈蔓延到牙槽骨,导致牙齿失去支撑。临床数据显示,我国成年人牙周病患病率超过80%,是中老年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定期检查和小规模治疗能有效阻断病情发展,比后期复杂治疗更省时省钱。

根据病情轻重,牙周治疗分为几个阶段:
1. 基础治疗:包括洁牙(洗牙)和龈下刮治,清除牙结石和菌斑。这是常规的干预手段,适合早期患者。
2. 药物治疗:对于炎症明显的患者,可能配合局部用药或短期口服抗生素。
3. 手术治疗:针对中重度牙周炎,可能需翻瓣术、牙龈移植等,受损组织。
这是患者关心的问题之一。现代牙科技术已大幅提升舒适度。基础治疗通常仅轻微酸胀,敏感者可通过表面麻醉缓解;手术类治疗会在局部麻醉下进行。术后可能有短暂不适,但一般3天内缓解。
治疗后24小时避免吸烟、饮酒和进食辛辣食物。日常护理要升级:使用软毛牙刷、牙缝刷和冲牙器,并每3-6个月复查一次。记住,牙周治疗不是一劳永逸的,长期维护才能保持。

建议选择有口腔科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,查看医生的执业资格。警惕夸大的宣传,规范的牙周治疗需要分阶段评估。价格方面,基础洁牙通常在200-500元,深度治疗则需根据方案评估。

误区1: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——牙缝本就因结石堆积被掩盖,清除后暴露真实状况。
误区2:"治疗一次就能"——牙周病是慢性病,需终身维护。
误区3:"年轻人不需要担心"——不良习惯可能让20多岁就出现早期症状。
即使已出现牙龈萎缩,及时治疗仍能保住现有牙齿。建议每年少做一次口腔检查,把牙周护理纳入日常健康管理。健康的牙周组织不仅关系咀嚼功能,还影响全身健康,从今天开始重视起来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