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总留下血印子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警告信号。作为潜伏在口腔里的"沉默"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发病率高达90%,却常常被当作"上火"而忽视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略的口腔问题。

很多人发现牙龈出血反应是"近辣椒吃多了",其实这很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表现——牙龈炎。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,细菌产生的会刺激牙龈组织,导致扩张充血。这时只要轻微刺激(比如刷牙或啃硬物)就会渗血,就像被虫蛀的树叶轻轻一碰就破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如果放任不管,炎症会向深层发展形成牙周袋。有个简单的自测方法:用舌尖舔牙齿根部,如果感觉有"小台阶"或"凹陷",很可能就是牙周袋形成的信号。
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:直到吃饭时门牙晃动才慌忙就诊,此时牙槽骨已经吸收过半。牙周病的发展就像温水煮青蛙:
- 初期:牙龈出血、口臭
- 中期:牙龈萎缩、牙齿敏感
- 晚期:牙齿移位、松动脱落
有个形象的比喻:牙齿就像大树,牙周组织就是土壤。当水土流失到一定程度,再挺拔的树木也会倾倒。
很多人不知道,这些日常行为正在加速牙周病的发生:
1. 横向用力刷牙:像锯木头一样刷牙会磨损牙颈部,造成楔状缺损
2. 用牙签剔牙:容易刺伤牙龈,推荐使用牙线或冲牙器
3. 吸烟:尼古丁会使牙龈血管收缩,掩盖出血症状
4. 长期不洗牙:牙结石就像牙齿表面的"水泥",必须清理
特别要提醒爱美人士:过度牙齿美白可能导致牙釉质损伤,反而增加患病风险。

遇到过不少患者抱怨:"洗牙后牙缝变大了!"其实这正是治疗成功的表现——原本肿胀的牙龈消肿了,被牙结石填满的缝隙自然显露出来。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:
- 基础治疗:洗牙+龈下刮治(深度清洁)
- 药物治疗:局部抗生素应用
- 手术治疗:针对病例的牙周翻瓣术
但治疗结束只是开始,维护期更要做到:每3-6个月清洁一次,使用软毛牙刷+Bass刷牙法,并配合牙缝清洁工具。

与其等到治疗,不如从今天开始预防:
1. 饮食调节:多吃苹果、芹菜等粗纤维食物,它们就像天然牙刷
2. 牙龈:洗手后用指腹打圈牙龈,促进循环
3. 自查口腔:每月对着镜子检查牙龈颜色、形态变化
记住:牙周健康不仅关乎口腔,更与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全身健康密切相关。下次刷牙出血时,别再简单归咎于"上火",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才是明智之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