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"医生说我蛀牙要补,但看起来只是个小黑点啊?"近在口腔科遇到不少患者有这样的疑问。作为一个在口腔健康领域工作多年的从业者,今天想和大家龋齿填充那些事儿,帮您判断什么时候该补牙,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修复方式。
很多人以为牙齿没感觉就不需要处理,其实当您能明显看到黑点或感到酸痛时,龋坏往往已经发展到牙本质层了。我见过可惜的是位年轻白领,半年前体检就发现臼齿有初期龋,因为不痛就没管,结果再来时已经需要做根管治疗。
牙齿从外到内分为三层:牙釉质、牙本质、牙髓。当细菌突破牙釉质这道"城墙",在牙本质中扩散的速度会快很多。早期补牙只需要清除少量腐质,简单填充即可,费用也较低;若发展到牙髓炎,治疗复杂度和费用都会翻倍。

目前主流修复材料各有特点:
1. 银汞合金:价格亲民(约150-300元/颗),但美观度差,逐渐被淘汰
2. 玻璃:能释放氟化物防蛀(200-400元),适合儿童乳牙
3. 复合树脂:性价比之选(300-600元),颜色接近真牙
4. 瓷嵌体:耐磨性好(1500-3000元),适合大面积缺损
5. 黄金嵌体:生物相容性佳(2000元以上),但价格昂贵
建议前牙区优先考虑美观度,后磨牙则要注重材料的耐磨性。具体选择时可以请医生展示样品,结合龋坏位置和自身预算决定。
规范的补牙流程其实很有讲究:
首先医生会用探针和X光确认龋坏范围,然后进行局部麻醉(如需)。去除腐质阶段现在多采用喷砂或激光,比传统钻头震动感更小。填充前要对窝洞进行特殊处理,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粘接方式。后调磨抛光时,有经验的医生会让咬合面天然牙齿的沟壑形态。
整个过程大概20-40分钟,真正考验技术的是腐质清除程度和边缘密合度。提醒大家,如果某家机构"5分钟快速补牙",反而要警惕处理是否规范。

刚补完牙2小时内禁食禁饮,24小时内避免用该侧咀嚼硬物。树脂材料完全固化需要时间,我遇到有位患者补完就啃苹果,结果填充体脱落只能返工。如果出现轻微敏感属正常现象,一般1-2周会消失,但若持续疼痛或充填物脱落,要及时复查。
日常护理要用含氟牙膏,牙线清洁邻接面。特别提醒爱喝碳酸饮料的朋友,补牙边缘容易发生继发龋,建议用吸管减少牙齿接触酸性物质。

影响价格的三大因素:
1. 龋坏程度:浅龋和中龋治疗难度不同
2. 机构性质:医院按颗收费透明,私立机构可能有材料溢价
3. 地理位置:一线城市通常会高出30%-50%
建议先做口腔检查,明确需要处理的牙齿数量和程度。有些连锁齿科常有检查,可以多家对比。记住价格不是标准,医生的操作经验和设备消毒同样重要。

让我痛心的是那些把"小洞不补"变成"大洞吃苦"的。上周刚接诊一位出租车司机,常年用右侧咀嚼导致左侧两颗磨牙只剩残根,后不得不种植修复。其实8年前他体检时就发现初期龋,当时补牙只要花300元。
牙齿问题就像滚雪球,越早处理代价越小。如果您发现牙齿有黑线、冷热敏感、食物嵌塞等情况,建议尽早到正规机构检查。健康投资永远不晚,一口好牙真的能让生活质量大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