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早上刷牙时,发现牙刷上有血迹?吃个苹果,果肉上留下红印?这些可能是牙周问题的早期信号。牙周治疗并非只是"洗牙",它是针对牙龈、牙槽骨等牙齿支持组织的系统性干预。据统计,我国35岁以上人群80%存在不同程度牙周问题,但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性。
信号一:持续性口臭。牙菌斑中的会分解食物残渣,产生硫化物,这种口臭刷牙也无法消除。信号二:牙龈红肿出血。健康牙龈呈淡粉色,触碰不会出血,若频繁出血说明炎症已存在。信号三:牙齿变长。这不是错觉,而是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,通常伴随冷热敏感。
轻度牙龈炎:通过超声波洁治(俗称洗牙)配合抑菌漱口水,1-2周可。中度牙周炎需龈下刮治,用特殊器械清理牙龈下方的牙结石,过程可能需局部麻醉。重度患者可能面临牙周翻瓣手术,甚需要骨粉移植来修复被的牙槽骨。早发现可避免复杂治疗,定期检查能省下不少费用。
现代牙周治疗已大幅改善体验。以龈下刮治为例,现在多用EMS等进口设备,工作头比头发丝还细,振动频率达25000次/分钟,能震碎结石而不伤牙龈。整个疗程通常分2-4次完成,每次间隔1周,给牙龈时间。术后可能有1-2天轻微酸软,但远比牙齿脱落后的种植手术轻松。
做完治疗不等于一劳永逸。建议使用小头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(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),并配合牙线清理牙缝。临床数据显示,坚持使用冲牙器的患者,复发率降低60%。每3-6个月的维护必不可少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。
基础洁治约200-500元,全口龈下刮治在1500-3500元区间,具体取决于牙位数量和治疗难度。相比种牙动辄上万的费用,早期干预显然更经济。部分可报销基础项目,但涉及美容性治疗需自费。记住:拖延治疗只会让账单数字不断变大。
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——事实上牙缝一直存在,只是之前被肿胀的牙龈和结石填满。"治疗一次就能好"——慢性炎症需要持续管理。危险的误区是"等不流血了就不用治",这就像发烧时吃退烧药却不治疗感染源。
牙齿是我们使用频繁的器官之一,却往往被忽视。下次看到牙龈出血,别简单归咎于"上火",这可能是牙齿发出的求救信号。及时的牙周治疗,不仅能保住牙齿,更是对全身健康的负责——研究已证实,牙周炎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。从现在开始,给牙齿应有的关注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