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警告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病正在悄悄侵蚀超过80%成年人的牙齿,但大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。

健康的牙龈应该是淡粉色、紧贴牙齿的。如果你发现牙龈颜色变深、边缘肿胀,刷牙时牙刷上沾有血丝,甚无缘无故出血,这就是牙周病早的信号——牙龈炎。此时细菌形成的牙菌斑正在刺激牙龈,但是,这个阶段及时处理完全可以逆转。
当牙龈炎发展为牙周炎时,会出现更明显的症状:持续性口臭即使用漱口水也难以掩盖;牙龈萎缩导致牙齿看起来"变长";牙齿对冷热突然敏感;甚咬东西时感觉牙齿使不上劲。这些变化说明细菌已经牙槽骨,就像树根周围的泥土被掏空,牙齿开始失去支撑。
很多人以为牙周病坏的结果就是拔牙,实际上它对全身健康的影响更值得警惕。研究表明,牙周病菌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心脏健康,与糖尿病相互恶化,孕妇还可能增加早产风险。这就是为什么牙医总强调: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道防线。

1. 吸烟者:尼古丁会掩盖牙龈出血症状,延误发现时机
  
2. 孕妇:激素变化使牙龈更易发炎
  
3. 糖尿病患者: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
  
4. 牙齿不齐者:清洁死角多为细菌温床
  
这类人群建议每3-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。

正确刷牙:改用软毛牙刷,呈45度角清洁牙龈沟,每天少2次,每次2分钟
  
使用牙线:牙刷无法清洁的牙缝间隙,牙线能有效清除食物残渣
  
定期洗牙:即使认真刷牙,每年也需要1-2次清洁去除顽固牙结石
根据程度,治疗方式也不同:
  
- 轻度:通过超声波洁牙和牙龈冲洗控制炎症
  
- 中度:可能需要龈下刮治清除牙根表面菌斑
  
- 重度:涉及牙周手术或松牙固定术
  
记住,越早治疗,越好,花费也越少。

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——其实变大的牙缝原本就被牙结石填塞,洗牙只是还原
  
"老年人牙齿松动是正常的"——这是长期牙周病积累的结果,并非必然现象
  
"牙龈出血要减少刷牙"——正相反,出血部位更需要温和地清洁
牙周病的发展像缓慢燃烧的火焰,初期容易被忽略,等察觉到疼痛时往往已造成不可逆损害。下次刷牙见到血丝时,别再用"上火"安慰自己,这可能是你的牙齿在求救。从现在开始,用正确的方法呵护牙龈,二十年后的你会感谢现在及时行动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