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有人问口腔里长白斑、反复溃疡是不是大病?今天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黏膜病。先说结论:口腔黏膜病种类很多,从常见的溃疡到罕见的白斑都算,但别慌,多数都能治好。
早上刷牙照镜子时,可以重点观察三个地方:1.嘴唇内侧有没有脱皮或裂纹;2.舌头表面是否发红或长白苔;3.腮帮子黏膜有没有凸起的小颗粒。如果发现以下情况就要注意:
1.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,超过两周不愈合
2.口腔内出现白色、红色斑块,擦不掉
3.牙龈或上腭黏膜莫名出血
4.舌头表面出现地图样花纹
5.进食时黏膜有灼烧感或刺痛
北京多家医院口腔科数据显示,黏膜病患者中约60%与生活习惯有关。常见诱因包括:
1.熬夜加班导致免疫力下降
2.长期吸烟喝酒刺激黏膜
3.假牙佩戴不当反复摩擦
4.维生素B族缺乏
5.近期情绪焦虑压力大
6.滥用漱口水菌群平衡
特别提醒:如果溃疡面超过5mm、边缘不规则且伴随淋巴结肿大,建议尽快到口腔黏膜专科排查。
1.专科: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黏膜科,需提前7天预约
2.连锁口腔机构:瑞尔齿科、马泷齿科等有专职黏膜医生
3.综合医院口腔科:北京医院、301医院等
就诊时建议携带既往检查报告,医生通常会做口腔内窥镜检查和必要的病理采样。
根据病情轻重,医生可能给出不同方案:
1.轻度溃疡:开具含表皮生长因子的口腔凝胶(价格80-150元)
2.真菌感染:使用制霉菌素含漱液(需处方)
3.可疑病变:建议做活检病理检查(费用约300-500元)
治疗期间要忌口辛辣、过烫食物,保持口腔清洁但避免过度刷牙。
1.改用软毛牙刷,避免物理损伤
2.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B
3.戒烟限酒,减少化学刺激
4.养成午睡习惯,免疫力
5.每半年洗牙时顺便做黏膜检查
后提醒:口腔黏膜变化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信号窗,比如糖尿病、贫血等都可能表现为口腔症状。如果常规治疗2周无效,建议到口腔黏膜专科进一步排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