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齿上有黑点?吃冷热食物突然酸痛?这可能是龋齿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行业观察者,今天就用通俗的语言,带您了解龋齿填充那些事儿。
很多人觉得"小黑点不痛就不用管",其实龋齿就像埋在牙齿里的定时炸弹。初期只是牙釉质受损,可能毫无感觉;等发展到牙本质层,就会开始敏感疼痛;若放任到牙髓感染,可能需要做根管治疗,花费翻倍不说,牙齿寿命也会大扣。
1. 银汞合金:价格亲民(200-400元/颗),但颜色显眼,适合后牙修补
2. 玻璃:释放氟防蛀(300-600元/颗),但对咬合力大的后牙可能不耐用
3. 树脂材料:仿真度高(400-1000元/颗),前牙修复,需要定期检查维护
上周陪朋友去补牙,整个过程比想象中轻松:先拍片确定蛀牙范围→局部麻醉(浅龋可能不用)→清除腐质→酸蚀处理→分层填充材料→光照固化→精细抛光。全程30-50分钟,医生说关键是要把组织清理干净,否则容易二次蛀牙。
• 误区1:"补完牙就一劳永逸"——补牙材料平均寿命5-8年,需要定期复查
• 误区2:"小洞不用补"——等痛了再补往往要花更多钱
• 误区3:"越贵的材料越好"——前牙考虑美观,后牙更看重耐磨性
1. 2小时内别吃东西,24小时内避免食物
2. 若出现轻微敏感,可用感牙膏
3. 使用牙线清洁时要格外轻柔
4. 深龋补牙后出现自发痛要及时复诊
5. 每年少做一次口腔检查
同一家医院,补牙价格可能相差3-5倍,主要取决于:龋坏深度、选用材料、修复难度(比如邻面龋比咬合面龋复杂)、所在城市消费水平。建议先拍片评估再选择方案,别被迷惑。
当龋坏已引发牙髓炎(夜间剧痛、冷热刺激持续痛)、牙齿缺损过大、出现根尖周病变时,需要先做根管治疗或打桩修复。有些患者抱怨"补牙后反而更痛",往往就是跳过必要治疗步骤导致的。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与其纠结补牙价格,不如每年花200元做次全口检查。早发现早处理,省下的不仅是,更是牙齿的健康寿命。如果您正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城市,可以私信获取正规口腔医院名单,避开网红机构的营销陷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