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口腔科常见问题解答|孩子牙齿健康家长必读指南
周末的儿童口腔科诊室外,总能看到满脸焦虑的家长和哭闹的孩子。作为从业10年的儿童牙医,我想告诉各位家长:90%的儿童口腔问题都可以通过早期预防避免。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那些家长必须知道的护牙常识。
一、乳牙护理容易忽略的3个时间点
很多家长认为"乳牙反正要换",这个误区可能让孩子痛苦好几年。其实乳牙要用6-10年,期间直接影响孩子的咀嚼、发音和恒牙发育。
1. 颗乳牙萌出时
通常在6个月左右,就要用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拭牙床。超市卖的婴幼儿指套牙刷比普通牙刷更好操作。
2. 2岁半乳牙长齐后
这个阶段必须戒掉夜奶,奶瓶龋(又叫喂养龋)多数发生在门牙,发展速度远超龋齿。
3. 5-6岁换牙期
新长出的"六龄齿"是终身不换的恒牙,但80%家长误以为是乳牙。建议做窝沟封闭,防龋能达到70%以上。
小贴士:给孩子买牙刷时,刷头长度不超过2颗门牙宽度,三个月必须更换。
二、家长关心的4个实际问题
1. 孩子几岁开始看牙医?
美国儿科学会建议颗牙萌出后6个月内就要检查。常规情况每半年检查一次,易龋体质建议3个月一次。
2. 刷牙出血怎么办?
儿童牙龈出血80%是刷牙不到位导致菌斑堆积。改用软毛牙刷,采用"画圈法"刷牙(大人示范很关键)。如果持续出血超过1周,需要排查疾病。
3. 牙缝大需要担心吗?
乳牙有缝隙反而是好事,说明给恒牙预留了生长空间。真正要警惕的是乳牙排列过于紧密。
4. 什么情况必须做矫正?
"地包天"(下牙包住上牙)建议4岁就要干预,其他类型畸形通常等到换牙后再评估。但口呼吸、咬铅笔等不良习惯要立即纠正。
三、让孩子配合看牙的实用技巧
很多家长的误区是等到牙痛才就诊,这时候孩子已经对牙医产生恐惧。建议:
- 2岁前开始定期检查,把看牙变成常规
- 不要用"看牙吓唬孩子"(比如:不刷牙就让医生拔牙)
- 治疗前如实告诉孩子步骤,比如"会有点凉凉的水",切忌欺骗
- 准备孩子喜欢的玩具或贴纸作为奖励
现在正规儿童牙科都有行为引导技术,90%的孩子都能配合完成治疗。
四、关于儿童口腔的5个冷知识
- 蛀牙是儿童常见的慢性病,发病率是哮喘的5倍
- 含氟牙膏3岁以下用米粒大小,3-6岁用豌豆大小
- 乳牙外伤折断要尽快就医,可能影响下方的恒牙胚
- 电动牙刷6岁以上使用更好,太小的孩子掌握不好力度
- 牙线要从2颗牙齿接触时开始使用,不要等到塞牙再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