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个苹果留下血印子?别以为这是“上火”,很可能是牙周炎在作怪!作为在口腔健康领域深耕10年的医美编辑,今天我必须认真提醒你:牙周病就像沉默的牙齿,等它发威时可能半口牙都保不住了。
上周接待的女士让我印象深刻。42岁的她捂着右脸来就诊,说牙齿突然松动咬不动东西。检查发现她全口牙龈萎缩,骨吸收——典型的晚期牙周炎。“我以为是年纪大了牙齿自然松动…”她后悔地说。其实三年前洗牙时医生就警告过她牙龈红肿问题,可惜她没当回事。
这些容易被忽视的信号,都是牙齿在求救:
- 刷牙出血(非外伤情况下)
- 牙龈颜色暗红、按压有痛感
- 口腔异味反复出现
- 牙齿缝莫名变大
同样是牙周治疗,早期发现可能只需定期洗牙(300-600元),发展到中期要做龈下刮治(单次1000-2000元),到晚期可能面临植骨手术(单颗牙5000元起)。更可怕的是,牙周炎导致的骨吸收不可逆,就像被白蚁蛀空的房梁,再贵的种植牙都难补救。
临床上常用的阶梯治疗方案:
1. 基础治疗:超声波洁牙+抛光(适合牙龈炎)
2. SRP刮治:用精细器械清理牙龈下结石(轻中度牙周炎)
3. 激光辅助治疗:杀灭深层细菌(顽固性炎症)
4. 牙周手术:翻瓣术/植骨术(重度患者)
这是患者问得多的问题。说实话,炎症越治疗时不适感越明显。但现在有媲美“拔牙”的技术——镇静、计算机麻醉仪都能让体验大幅改善。我见过怕疼的顾客,全程玩手机做完刮治,事后笑着说:“比打玻尿酸轻松多了。”
术后护理记住这3点:
• 24小时内避免过冷过热饮食
• 使用医生推荐的牙周护理牙刷
• 前三天用生理盐水替代漱口水
很多人不知道,牙周炎的预防其实特别简单:每天多花2分钟,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龈沟;每半年做次口腔检查;发现牙结石别拖。我们接诊过坚持定期洁牙的60岁阿姨,牙周组织比很多30岁熬夜族都健康。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牙周治疗没有“佳年龄”,从次牙龈出血就该重视。下次发现牙刷上有粉红色,别犹豫,赶紧预约牙周专科医生——这可能是你这辈子值得的300块投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