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夜牙痛到睡不着?吃饭时突然疼得直冒冷汗?牙痛虽不是大病,发作起来真要命!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今天就来和大家这个让人抓狂的问题——牙痛到底该怎么治?
很多人觉得牙痛忍忍就过去了,其实不同疼痛都在"说话":一阵阵抽痛可能是牙髓炎,咬东西疼多半是根尖周炎,冷热刺激痛可能是龋齿。记住:持续48小时以上的疼痛、伴随面部肿胀或发烧,必须立即就医!上周就遇到个患者硬扛三天,结果发展成颌面部间隙感染,治疗费多花了五倍。
临时救急可以试试这些方法:用温盐水漱口(1杯水+半勺盐),能缓解牙龈肿胀;冰袋外敷脸颊,每次15分钟;把丁香粒咬在痛处(天然镇痛成分丁香酚起效)。但要特别注意!网上传的咬大蒜、涂风油精都是坑,反而会刺激黏膜。
布洛芬这类非甾体药确实能暂时止痛,但胃病患者要谨慎。看到有姑娘一次吃三颗去痛片结果胃出血送急诊。含片类建议选西吡氯铵这类杀菌成分,别买"立即止痛"的网红产品,很多违规添加麻醉剂。孕妇和12岁以下儿童用药前务必医生。
补牙200-600元、根管治疗1000-3000元、拔智齿500-2000元,价格差异主要看牙齿位置和治疗难度。有个省钱秘诀:拍片后先做基础治疗控制炎症,等年度重置再做后续治疗。切记!路边"300元全包"的美容诊所千万别去,正规口腔机构都能在卫健委官网查到执业许可。
误区一:用力横刷牙齿,其实会磨损牙颈部导致敏感;误区二:只用漱口水不用牙线,40%的牙菌斑藏在牙缝里;误区三:等牙痛才看医生,建议每半年洗牙+检查。临床数据显示,定期洁牙人群的牙周炎发病率降低67%。
孕妇遇上牙痛可以使用头孢类抗生素(青霉素不过敏者);糖尿病患者牙龈愈合慢,治疗前要控制血糖;高血压患者拔牙前血压需低于160/100mmHg。去年有位阿姨隐瞒高血压病史拔牙,结果引发脑出血,这类悲剧完全可以避免。
1. 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
2. 饭后用牙线代替牙签
3. 每年给牙齿做"体检"
4. 少喝碳酸饮料,喝完及时漱口
5. 戒烟!吸烟者牙周炎风险高3倍
后提醒大家:本文提到的方法只能临时缓解,就像牙痛时吃的止痛药,药效过了问题还在。上个月接诊的先生就是自己吃药拖了半年,结果整颗牙保不住要种牙,多花了两万块。牙齿问题早发现早治疗,才是省钱省心的选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