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牙时牙龈出血?口腔异味怎么都消不掉?你可能正被牙周病悄悄盯上。作为仅次于龋齿的口腔高发疾病,我国3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85%以上,但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"隐形"。
牙周病不像牙疼那样来势汹汹,它更像温水煮青蛙。如果你发现:晨起口水带血丝、吃苹果留下血印、牙龈颜色变得暗红、牙齿像是"变长"了(其实是牙龈萎缩),或者总感觉牙缝里塞东西,这些都是身体在。
有个真实:42岁的张老师坚持"牙龈出血是上火",用盐水漱口了三年,结果洗牙时发现已经发展成中度牙周炎,后槽牙开始轻微松动。医生感叹:"要是早两年处理,根本不用遭这个罪。"
别以为它只危害口腔,新研究发现,牙周病菌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全身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更难控制,孕妇早产风险增加2-3倍,甚和心脑血管疾病都存在关联。想象一下,口腔里长期有个发炎伤口,细菌源源不断入侵身体,这得多可怕?
值得警惕的是,吸烟人群的牙周病进展速度是非吸烟者的3倍。而长期熬夜、压力大的人群,由于免疫力下降,牙龈也更容易成为细菌的"游乐场"。
1. 刷牙有讲究:别只顾着刷牙齿表面,牙龈交界处45度角颤动刷牙才有效。电动牙刷不是必选项,但学会"巴氏刷牙法"是刚需。牙线要用起来,90%的牙周病始于牙缝清洁不到位。
2. 护理不能省:即使没有症状,每年也该做一次洁牙。就像汽车需要保养,牙齿也需要定期"大扫除"。已经出现牙龈萎缩的,医生可能会建议做"龈下刮治",听着吓人,其实现在有技术。
3. 生活习惯要调整:戒掉用牙开瓶盖的坏习惯,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控糖。孕妇、更年期女性等激素变化大的人群,可以适当增加口腔检查频率。
Q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?
这是典型误区。牙缝是因为原本填满的牙结石被清除后暴露出来的,不洗牙只会让问题越来越。
Q:治疗能吗?
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,牙周炎控制得好可以终身保牙,但需要患者配合做好日常维护。
Q:牙龈萎缩还能吗?
轻度萎缩通过治疗可以改善,萎缩可能需要膜龈手术。关键是要阻止继续恶化。
办公室放套旅行牙具,午餐后简单清洁;随身带无糖口香糖,刺激唾液分泌帮助清洁;定期用舌头自检,感受牙龈是否有肿胀感。这些小习惯花不了几分钟,却能大大降低患病风险。
后提醒:如果已经出现明显症状,千万别百度自诊。同样是牙龈出血,可能是简单牙龈炎,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信号。事交给人,及时就诊才是明智之选。
记住,对待牙周病就像对待慢性病——早发现早干预,日常维护比突击治疗更重要。你的牙齿,值得用心对待一辈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