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捂着半边脸走进诊室时,整张脸都肿得像馒头。"医生,我昨晚疼得一宿没睡..."他含糊不清地说着。检查后发现是智齿发炎,必须拔除。很多人和小一样,对拔牙充满恐惧,但其实的拔牙操作并不可怕。今天我们就来关于拔牙的那些事儿。
1. 反复发炎的智齿:智齿位置靠后,容易积存食物残渣,引发反复炎症。我的患者小李就因为拖延治疗,导致邻牙也受到损害。
2. 龋坏的牙齿:当牙齿龋坏程度超过2/3,无法通过治疗保留时,拔除是更好的选择。记得上周有位阿姨,就因为舍不得拔一颗坏牙,结果导致相邻三颗好牙都受牵连。
3. 影响咬合的牙齿:有些牙齿长得歪斜,不仅影响美观,长期还会导致颞下颌关节问题。12岁的小患者阳阳就是在矫正前需要先拔掉两颗牙齿。
4. 外伤折断的牙齿:如果折断线位于牙龈下方3mm以上,通常很难保留。建筑工人老张的例子就很典型,他在工地上磕断的门牙终只能拔除。
5. 影响口腔健康的牙齿:比如牙周病晚期松动的牙齿,保留它们反而会成为感染源。
1. 选择正规机构:街边小诊所虽然便宜,但消毒条件可能不达标。之前有位患者在非正规机构拔牙后感染的事例给我们敲响警钟。
2. 告知全身状况: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,记得有位大爷隐瞒了高血压病史,拔牙时险些出意外。
3. 避开生理期:女性在期间凝血功能会受到影响,建议延后拔牙。
4. 不要空腹:但也不要吃太饱,建议拔牙前1小时适当进食。
5. 准备冰袋:拔牙后冰敷可以有效减轻肿胀,这个实用小技巧很多患者都不知道。
6. 安排好休息时间:建议选择上午拔牙,这样白天有充足时间观察术后反应。
1. 止血棉球要咬紧:通常需要咬30-40分钟,但千万别超过1小时。有位患者咬了一整天,结果伤口反而更难愈合。
2. 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:这个时间段内也不要频繁吐口水,以免血凝块。
3. 饮食要温凉软烂:鸡蛋羹、粥类是不错的选择。记住千万别用吸管,负压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。
4. 按时服用药物:一般会开3天左右的药,一定要按时按量服用。
5. 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:有位健身爱好者在拔牙第二天就去举铁,结果伤口崩开不得不二次处理。
6. 7天后复查很重要:尤其是有缝线的情况,一定要按时拆线。
1. "拔牙会伤到神经":规范操作下风险极小,下牙槽神经损伤的概率不足1%。
2. "拔牙特别疼":现在有麻醉技术,过程中基本没有痛感。
3. "拔智齿会瘦脸":这个说法没有科学依据,脸型主要由骨骼决定。
4. "老了牙齿会松":只要牙槽骨健康,拔牙不会导致邻牙松动。
5. "拔牙后必须吃抗生素":简单拔牙可能不需要,具体要遵医嘱。
孕妇、心脏病患者、病患者、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,拔牙前必须进行评估。记得上个月有位糖尿病患者,因血糖控制不佳,简单拔牙后伤口两周都没愈合。所以,如果有慢性病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。
拔牙虽是小手术,但每个细节都关乎术后。如果您有牙齿问题,建议先找医生评估,不要自行判断是否需要拔牙。毕竟,天然牙永远是,能保则保。但如果确实需要拔除,也无需过度担心,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能让这个过程舒适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