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陪闺蜜去牙套,看着诊室里五花八门的矫正器样品,她拉着我袖子小声问:"这些铁圈塑料片价格差好几万,到底该怎么选?"这让我想起10年前次戴牙套时的手足无措。今天就把这些年在医美行业积累的干货,用直白的话分享给大家。
很多人以为牙套只是把牙齿排齐,其实矫正器在悄悄改变你的咬合关系。我见过太多人只追求"明星同款烤瓷牙",结果吃饭时总咬到腮帮子。正畸医生会先检查:
记住,矫正方案是量体裁衣,网红同款可能适合你的邻居而不是你。
1. 传统金属托槽
就是小时候常见"铁齿铜牙",现在托槽体积缩小了40%。优点是矫正力度强,适合复杂病例;缺点是刮嘴,复诊频繁(4-6周一次)。每月花费约800-1500元。
2. 陶瓷半隐形托槽
托槽变成牙齿同色,3米外看不出来。但陶瓷材质较脆,吃硬东西容易崩角。适合对外观有要求又预算有限的人群,价格比金属款贵30%-50%。
3. 舌侧矫正器
完全隐藏在牙齿内侧,明星们的爱。但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,初期会影响发音,价格通常是普通矫正的2-3倍。
4. 隐形牙套(透明矫治器)
可以随时摘戴的透明牙套,吃饭刷牙不受限。但每天必须戴满22小时,自律性差的人可能延长矫正时间。目前主流品牌单周期价格在2-5万不等。
5. 自锁托槽
金属托槽的升级版,复诊间隔可延长到8-10周。通过滑盖设计减少摩擦,疼痛感较轻,适合怕痛的上班族,价格比普通金属托槽高20%-30%。
面诊时别光听方案介绍,这几个问题能帮你判断医生是否靠谱:
同样是隐形矫正,为什么报价从1万到8万都有?主要差在:
建议准备预算时留出20%浮动空间,矫正中途可能需要追加项目。
后分享3条只有戴过牙套的人才懂的建议:
矫正牙齿是场马拉松,选对牙套只是步。下次我会详细讲讲戴牙套期间如何清洁护理,有具体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