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发现自己或孩子笑起来时,下牙比上牙更突出?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"地包天",术语是"反颌"。它不仅影响美观,还可能对咀嚼、发音甚心理健康造成影响。今天,我们就来这个常见的牙齿问题。
简单来说,地包天就是下牙包住了上牙,与正常的咬合关系相反。正常情况下,我们咬合时上牙应该覆盖在下牙外侧约1-3毫米。但地包天患者恰恰相反,下牙反而位于上牙外侧。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前牙区(常见),也可能发生在后牙区。
我从业十年来接触过不少地包天,发现很多人都是在换牙期就出现了早期征兆。一位妈妈曾告诉我,她7岁的孩子吃饭总是慢吞吞的,后来检查才发现是地包天导致的咀嚼困难。
造成地包天的原因很多,常见的有以下几种:
1. 遗传因素:如果父母有地包天,孩子出现同样问题的几率会。
2. 不良习惯:比如婴幼儿时期长期使用奶嘴、吮吸手指,或者用下牙顶着上牙等习惯。
3. 骨骼发育异常:上颌骨发育不足或下颌骨过度发育。
4. 其他因素:如唇腭裂、呼吸道疾病导致的长期口呼吸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由于长期低头玩手机,导致头部前倾、下颌前突,这也可能加剧地包天的问题。
许多人认为地包天只是美观问题,其实它的影响远不止如此:
· 咀嚼功能下降:无常切割食物,可能导致
· 发音障碍:特别是对需要上切牙辅助发音的字音影响明显
· 面部发育异常:长期地包天可能导致"月牙脸"等面部不对称
· 牙齿磨损异常:不正常的咬合关系会加剧某些牙齿的磨损
· 心理影响:很多青少年因此产生自卑心理,影响社交
很多家长问我:"孩子几岁开始矫正地包天好?"其实矫正时机很关键:
1. 乳牙期(3-5岁):这个阶段主要是纠正不良习惯,使用简单的矫治器。
2. 替牙期(6-12岁):是佳干预时期,可以利用生长发育潜力矫正骨骼问题。
3. 恒牙期(12岁以后):如果错过早期矫正,仍可通过正畸治疗改善,但难度会增加。
我特别想强调的是,也是可以矫正地包天的,只是方法和时间会有所不同。
根据患者年龄和程度,地包天的矫正方法也有所不同:
1. 功能性矫治:适用于生长发育期儿童,如上颌前方牵引器、头帽等。
2. 矫治器:简单的地包天可以使用矫治器矫正。
3. 固定矫治:就是我们常说的"戴牙套",适合多数青少年和。
4. 正颌手术:针对骨骼问题的患者,需要正畸-正颌联合治疗。
选择哪种方法,需要正畸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。我看到太多患者听信网上信息自行判断,结果走了弯路。正确的做法是尽早医生。
如果你或家人有地包天,以下建议可能会有所帮助:
· 纠正不良口腔习惯:如吐舌、吮指、咬唇等
· 定期口腔检查:儿童建议每3-6个月检查一次
· 注意口腔卫生:特别是佩戴矫治器期间
· 均衡饮食: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
· 避免食物:防止牙齿损伤
记住,地包天矫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不能急于求成。多数情况下需要1-3年的时间,需要患者和家长的耐心配合。
地包天不是形成的,矫正也不可能一蹴而就。在多年的工作中,我见证了太多患者通过科学矫正重获自信笑容。如果你的牙齿有类似问题,建议尽早医生,制定适合的矫正方案。毕竟,健康的咬合关系和美丽的笑容,值得我们用心呵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