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美今年28岁,每次拍照都习惯性抿嘴笑。上周相亲时,对方突然问她:"你是不是不喜欢笑?"这句话像根刺扎在心里——不是不想笑,是那口参差不齐的牙齿实在让她自卑。其实像小美这样的情况,牙齿矫正完全可以解决。今天我们就来,哪些情况需要做牙齿矫正,以及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。
种是俗称的"龅牙",叫法是上颌前突。这类朋友的面型往往显得比较突出,自然状态下嘴唇难以闭合,不仅影响美观,长期还会导致牙龈外露、牙齿更容易磨损。
第二种是"地包天",也就是下颌前突。这类牙齿咬合时,下牙反而包住上牙,会导致面部显得凹陷,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好几岁。更的是,这种咬合方式会加速牙齿磨损。
第三种是牙齿拥挤。就像早高峰的地铁车厢,牙齿挤在一起容易藏污纳垢,刷牙很难清洁,蛀牙和牙周病的风险直线上升。
第四种是牙缝过大。门牙缝隙过宽不仅影响美观,吃东西还经常塞牙,超级尴尬。更重要的是,过大的牙缝会导致邻牙移位,引发连锁反应。
第五种是开合,也就是上下牙咬不拢。想象一下,吃面条时门牙使不上劲,全靠后牙咀嚼,长期下来不仅影响消化,还会造成颞下颌关节负担。
很多人以为牙齿矫正是青少年的,其实这是个误区。12-18岁确实是黄金期,但成年人矫正一样。我们接诊的矫正患者中,30岁以上的占比超过40%,其中还有50多岁来做矫正的。关键是要找的正畸医生评估。
说到年龄,必须提醒家长们:7岁就该带孩子做次正畸检查!有些骨性问题在生长发育期干预,事半功倍。比如地包天,8-10岁矫正可能避免将来的手术。
现在主流的矫正方式有四种:传统金属托槽、陶瓷托槽、舌侧矫正和隐形牙套。选择时主要考虑三个因素:美观度、舒适度和预算。
金属托槽性价比高,矫正稳定,就是俗称的"钢牙"。陶瓷托槽颜色接近牙齿,美观度提升不少。舌侧矫正完全看不见托槽,但对医生技术要求很高。隐形牙套可以自行摘戴,不影响社交,适合轻度到中度病例。
需要提醒的是,没有"好"的矫正方式,关键要看医生的方案设计。同一个患者,不同医生可能给出完全不同的矫正方案,这就是为什么要选择的正畸专科医生。
经常有患者问:"医生,我要戴多久牙套?"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。一般来说,青少年矫正需要1-2年,矫正需要2-3年。但具体时间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:
首先是牙齿畸形的复杂程度。单纯的牙齿拥挤比伴有骨骼问题的时间短。其次是患者的配合度。隐形牙套每天要戴够22小时,不按时复诊也会拖长疗程。后是医生的技术水平,的正畸医生往往能制定更的方案。
有个小秘密:矫正结束后一定要好好戴保持器!这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。牙齿是有记忆的,不戴保持器很容易复发。建议年全天佩戴,之后可以慢慢减少到夜间佩戴。
1. 矫正前一定要治疗好牙周病和龋齿,否则矫正过程中问题会加重
2. 刚戴上牙套的前3天,牙齿会有酸胀感,这是正常的,可以吃些流食
3. 矫正期间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,建议使用牙缝刷和冲牙器
4. 避免吃太硬、太黏的食物,托槽脱落会延长矫正时间
5. 按时复诊非常重要,一般4-6周需要调整一次
6. 矫正完成后要按照医嘱佩戴保持器,否则前功尽弃
牙齿矫正不仅是美观问题,更关乎口腔健康。一口整齐的牙齿不仅能让你笑得更自信,还能减少牙齿磨损、改善咀嚼功能。如果你正在犹豫要不要矫正,建议先做个检查。记住:好的矫正时机,一个是青少年时期,一个就是现在。
本文由具有10年临床经验的正畸医生审核,所有内容均基于医学事实。提醒大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,不要轻信夸张宣传。每个人的牙齿情况不同,具体矫正方案请以医生面诊为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