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、牙齿松动……这些看似平常的小问题,可能是牙周在向你求救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今天就用直白的话告诉你:什么是牙周治疗?哪些人需要做?整个过程到底难不难受?
国内35岁以上人群,近9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很多人误以为"牙龈出血是上火",结果延误治疗导致牙龈萎缩、牙齿脱落。牙周病发展分三个阶段:
1. 牙龈炎阶段:刷牙出血、口腔异味,此时只需清洁就能逆转
2. 轻中度牙周炎:牙龈红肿消退、牙缝变大,需要深度治疗
3. 重度牙周炎:牙齿松动移位,可能面临拔牙风险
- 晨起口腔发黏,漱口水中出现血丝
- 吃苹果等硬物时留下血印
- 牙龈从粉红色变成暗红色
- 牙齿看起来"变长"(其实是牙龈萎缩)
- 突然出现塞牙情况
特别提醒:吸烟人群、孕妇、糖尿病患者更需定期检查,这些群体牙周病进展速度是普通人的2-3倍。
1. 基础治疗(1-2次)
通过超声波洁治去除牙龈上方的牙结石,类似"大扫除"。会有轻微酸胀感,怕痛的人可以选择表面麻醉。
2. 龈下刮治(分2-4次完成)
用精细器械清理牙龈下方的牙结石和病变组织。现在普遍采用激光辅助,出血量减少60%以上。
3. 维护期(每3-6个月)
治疗后1个月内可能出现牙齿敏感,使用感牙膏即可缓解。定期复查才能保持长期。
根据程度不同,全套治疗费用在2000-8000元不等。相比种牙(单颗1万元起)或者镶牙,早期干预其实更划算。部分可报销基础洁治项目,具体可当地医院。
- 选用小头软毛牙刷,巴氏刷牙法坚持3分钟
- 牙线使用要"上下刮"而不是"左右拉"
- 冲牙器建议选择脉冲式,水压不超过90psi
- 戒烟或减少吸烟量,烟雾会加速牙龈萎缩
误区1:"洗牙会把牙缝洗大"
:牙缝本就存在,只是原先被牙结石和肿胀的牙龈掩盖了。
误区2:"治疗一次就能"
: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,牙周健康也需要终身维护。
误区3:"年轻人不会得牙周炎"
:临床发现20多岁就出现牙周病的越来越多。
牙齿是我们使用频率高的器官,却容易被忽视。下次刷牙出血时,别再用"近太累"安慰自己。早发现早治疗,40岁时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做出的决定。如果对自身情况不确定,建议先做次基础检查,很多医院都几十元的筛查套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