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某天吃冰淇淋或喝热水时,牙齿突然一阵刺痛?或者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,却一直没当回事?这些看似小问题的背后,可能藏着牙体牙髓病的隐患。今天,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健康问题。
简单来说,牙体牙髓病就是牙齿硬组织(如牙釉质、牙本质)和内部牙髓(包含神经血管)发生的病变。常见的包括蛀牙、牙髓炎、根尖周炎等。很多人以为牙疼忍忍就过去了,殊不知拖延治疗可能导致牙齿坏死,甚需要拔牙。
如果你发现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就医检查: • 吃东西时牙齿对冷热酸甜特别敏感 • 牙龈红肿或反复出血 • 牙齿表面出现黑点或龋洞 • 夜间自发性牙痛,甚疼到睡不着 • 咬合时某颗牙齿有明显不适感
主要原因有三个: 1. 细菌作祟:口腔里的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酸,腐蚀牙釉质形成龋齿。 2. 物理损伤:牙隐裂、磨损或外伤导致牙髓暴露。 3. 其他疾病影响:比如牙龈炎未及时治疗,感染向深层扩散。
根据病情程度,医生会给出不同方案: • 早期龋齿:可能只需要补牙,30分钟就能完成。 • 牙髓炎:通常需要根管治疗(俗称"杀神经"),保存患牙。 • 病变:若牙齿无法保留,可能需要拔除后种植或镶牙。 现代牙科技术已经很成熟,治疗过程基本,完全不必恐惧。
记住这5个护牙小习惯: 1. 每天刷牙2次,每次不少于3分钟,学会使用牙线 2. 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,清除顽固牙结石 3. 少吃黏性甜食,碳酸饮料尽量用吸管喝 4. 牙齿有问题早检查,别等疼了才去治 5. 儿童建议做窝沟封闭,防龋显著
Q: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能用多久?
A:若保护得当(如戴牙冠),大多数可使用10年以上。
Q:治疗要跑几次医院?
A:简单补牙1次即可,复杂根管治疗可能需要2-3次。
Q:孕期能看牙吗?
A:孕中期(4-6个月)相对,但急染任何时期都应及时处理。
很多人觉得"牙疼不是病",直到影响生活才就医,结果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口腔健康直接影响营养摄入和生活质量,早发现早治疗不仅能省钱省时间,还能保住天然牙齿。下次刷牙时,不妨多花20秒检查下自己的牙齿,它值得你的重视。
(注:本文仅作健康科普,具体治疗方案需经医生评估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