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有人问我:"牙齿疼得睡不着觉,是不是牙髓炎?""补牙后还是敏感,该怎么办?"作为在医美行业深耕10年的编辑,今天就用直白的话和大家牙体牙髓病的治疗。看完这篇,你不仅能搞清楚自己牙齿的问题,还能知道怎么选对治疗方法。
很多人以为牙疼忍忍就过去了,结果把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如果你遇到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检查: 1. 喝冰水或吃甜食时牙齿刺痛,但很快消失(可能是龋齿早期) 2. 晚上睡觉时牙齿一跳一跳地疼(急性牙髓炎典型表现) 3. 牙龈上鼓起小脓包(根尖周炎已经找上门) 4. 牙齿颜色变暗(可能是牙神经坏死) 尤其是突然的剧烈牙痛,往往说明细菌已经攻破牙釉质,正在侵蚀牙髓,这时候千万别自己乱吃药。

现在牙科诊所常说的"杀神经"其实是个老说法,点叫根管治疗。具体怎么选,得看牙齿损坏程度: - 浅龋:直接补牙就行,价格300-800元,30分钟搞定 - 中龋:接近牙髓的深度蛀牙,可能需要垫底再补牙 - 深龋/牙髓炎:得做根管治疗,费用1000-3000元/颗 - 根尖囊肿:的可能要做显微根管或拔牙 有个冷知识:不是所有根管治疗都要"抽神经",如果感染没波及牙髓,医生会尽量保留活性。很多诊所拍的术前术后对比图里,那些发黑的牙齿就是耽误治疗的反面教材。
很多人听到牙科钻头声就腿软,其实现在技术早就升级了: 1. 先拍片定位问题(有些诊所能用3D影像) 2. 打麻药(细针头基本) 3. 去腐质、开髓腔(显微镜下操作更) 4. 清理感染组织(现多用镍钛器械替代传统钢锉) 5. 根管充填+牙冠修复 整个过程2-4次,怕痛的人可以选择治疗系统。记住,做完根管的牙齿就像"空心树",必须戴冠保护,否则容易劈裂。

在后台收到的里,90%的问题都源于错误认知: × "补牙材料越贵越好"→其实后牙用树脂,前牙考虑美观度 × "根管治疗能做多次"→感染控制后要尽快完成 × "治疗完就不疼了"→可能有短暂胀痛属正常 × "小诊所便宜划算"→根管治疗高达30%,消毒不达标更危险 特别提醒:孕妇、高血压患者、糖尿病患者治疗前一定要告知医生。

刚治疗完的牙齿很脆弱,给你几个实用建议: ✔ 治疗当天别咬硬物(哪怕只是补牙) ✔ 用含氟牙膏搭配软毛牙刷(Bass刷牙法学起来) ✔ 牙线清理邻面(冲牙器不能完全替代) ✔ 每年拍片复查1次(观察根尖情况)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,牙病就像小火苗,早发现早处理省事。下次再遇到牙齿敏感,别急着搜"牙疼立刻止疼妙招",找个正规机构检查才是正经事。
很多人关心费用,说句掏心窝的话:同样是根管治疗,前牙可能800元,后牙要2000元,差别在于操作难度。有些连锁机构推出的"398元补牙"套餐,可能只适合米粒大小的浅龋。记住,比起反复治疗的花费,一次到位的治疗反而更省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