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看到孩子捂着腮帮子喊牙疼,做父母的都心疼不已。儿童牙齿健康关系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未来口腔状况,但很多家长对儿童牙齿治疗存在不少困惑。今天我们就来那些让孩子少受罪、让家长少走弯路的牙齿护理知识。
"反正要换牙,坏了就拔掉"——这个误区害了不少孩子。乳牙从6个月萌出到12岁左右替换完毕,要使用10年左右。乳牙龋坏不仅影响咀嚼,还可能引发恒牙发育畸形。临床常见乳牙早失导致恒牙排列不齐的,后期矫正花费更大。
建议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(约1岁前)进行口腔检查。此后每3-6个月检查一次,就像打疫苗一样形成习惯。早期检查能及时发现脱矿、龋齿等问题,治疗更简单。
儿童磨牙表面的窝沟容易残留食物,是龋齿高发区。窝沟封闭就像给牙齿穿上"防护衣",整个过程:清洁牙面→涂布封闭剂→光照固化。建议6-7岁做恒磨牙,11-13岁做第二恒磨牙。
不同问题干预时间不同:
• 地包天:4-5岁即可开始干预
• 牙齿拥挤:替牙期(7-9岁)进行早期矫正
• 常规正畸:12-14岁恒牙列完整后
建议7岁时做正畸评估,医生会给出个性化建议。
儿童补牙更注重体验和材料性:
1. 选用玻璃等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
2. 操作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(孩子配合度有限)
3. 会使用橡皮障隔离,避免孩子误吞器械
4. 对疼痛敏感的孩子可采用麻醉技术
做好这些能减少80%牙齿问题:
√ 3岁前家长帮助刷牙,使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
√ 学会使用牙线清洁牙缝(很多龋齿始发于牙缝)
√ 控制摄入频率比控制糖量更重要(吃完及时漱口)
√ 睡前刷牙后禁止进食(包括牛奶)
当孩子出现:
• 持续牙痛超过1天
• 牙龈肿胀或出现脓包
• 牙齿明显变色发黑
• 外伤导致牙齿松动断裂
这些情况拖延可能造成性损伤。
1. 平时可以通过绘本、动画片淡化就医恐惧
2. 避免用"打针""拔牙"等恐吓性语言
3. 就诊以简单检查为主建立信任
4. 治疗中可用手势叫停(医生会约定暂停信号)
5. 完成后适当奖励强化正面记忆
孩子的笑容是珍贵的礼物,保护好他们的牙齿,就是在为未来健康投资。如果您还有具体问题,建议儿童牙科医生获取个性化建议。记住:预防永远比治疗更轻松,早期干预比晚期补救更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