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经常刷牙出血、牙龈红肿,或者牙齿有松动感,可能就是牙周出了问题。牙周治疗,简单说就是针对牙龈和牙齿周围组织的疾病进行的处理。很多人觉得“牙疼不是病”,但对牙周问题放任不管,后果可能很——从口臭、牙齿松动到终脱落,甚影响全身健康。
牙周病早期可能没明显疼痛,但身体会给你“暗示”:刷牙时牙龈出血、吃东西容易塞牙、口气变重、牙龈颜色暗红或萎缩……如果发现这些情况,别拖!及时检查能避免后续更复杂的治疗。尤其是吸烟、糖尿病或家族有牙周病史的人,风险更高。
治疗通常分几个阶段:
1. 基础清洁:俗称“洗牙”,去除牙结石和菌斑。轻度牙周炎通过定期洗牙就能控制。
2. 深度刮治:如果牙龈下有牙结石,医生会用工具清理牙龈袋,局部麻醉下操作,基本。
3. 手术修复:病例可能需要牙龈移植或骨修复,但大多数人到前两步就能解决问题。
很多人怕治疗“遭罪”,其实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让过程轻松很多,早治疗反而少受罪。
做完治疗不等于一劳永逸。医生通常会建议:
- 每天用巴氏刷牙法+牙线清洁,牙刷角度45度对准牙龈沟;
- 每3-6个月复查一次,防止复发;
- 戒烟、控制血糖(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牙周炎)。
记住:牙周病是慢性病,就像高血压需要长期管理。
费用取决于程度:普通洁牙200-500元,深度刮治单颗牙100-300元(全口约2000-4000元),手术类更高。有些机构用“9.9元洗牙”吸引顾客,但可能后续推销项目,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明码标价。
× “洗牙会让牙缝变大”
——:牙缝是因为原本被牙结石填满,清理后暴露出真实情况。
× “牙龈出血是上火,喝凉茶就行”
——:持续出血是炎症信号,需处理。
× “牙周治疗一次就能好”
——:多数需要3-4次复诊,后续维护是关键。
牙周问题越早干预,越好。如果发现症状,先拍个牙片评估病情,别自己吓自己,也别不当回事。一口好牙不仅是美观问题,更是健康投资——毕竟,70岁还能啃苹果的人生,可比天天喝粥幸福多了。
(注:本文仅为科普,具体治疗方案需经医生评估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