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笑容是纯净的礼物,而健康的牙齿是这份礼物的基础。很多家长觉得乳牙迟早要换,出了问题不用太在意,这种想法其实是个误区。儿童牙齿健康不仅影响当前的生活质量,更关系到恒牙的生长和面部发育。今天就让我们儿童牙齿那些事,帮您避开常见误区。
乳牙从6个月开始萌出,要到12岁左右才会全部替换完毕。在这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,乳牙承担着咀嚼、发音、引导恒牙生长的重要作用。一颗蛀掉的乳牙,可能带来这些影响:疼痛让孩子抗拒进食,长期单侧咀嚼可能导致脸型不对称;提前脱落的乳牙会让邻牙倾斜,导致恒牙排列紊乱;的龋齿还可能感染下方的恒牙胚。
除了明显的蛀牙,有些情况更需要警惕:
1. 奶瓶龋:夜间含奶瓶睡觉,门牙快速蛀坏
2. 地包天:下牙包住上牙,3岁后不会自行改善
3. 多生牙:牙床上冒出多余的牙齿阻碍正常萌出
4. 恒牙迟萌:邻牙挤压或乳牙滞留导致恒牙长不出
建议每3-6个月做一次口腔检查,小的牙齿问题可以及时干预。
0-3岁:家长用纱布清洁牙龈,出牙后用软毛牙刷,戒除夜奶习惯
3-6岁:学习巴斯刷牙法,使用含氟牙膏(豌豆大小),处理乳牙蛀牙
6-12岁:关注六龄齿窝沟封闭,乳恒牙替换情况,矫正牙齿的佳介入期
儿童牙科诊所会采用行为诱导技术:治疗前先让孩子触摸器械,用"小镜子看看牙齿里的恐龙"等游戏化表达;治疗中配合动画片分散注意力;对于特别紧张的孩子,可以采用镇静或全麻下一次性处理所有问题。家长切忌在孩子面前表现焦虑,更不要用"再不听话就带你去拔牙"之类的话恐吓。
窝沟封闭:给牙齿表面的沟隙涂上保护层,预防率达90%
预成冠修复:乳牙大面积缺损时的"小牙套",维持到换牙期
间隙保持器:乳牙早失后防止邻牙移位的重要装置
早期矫正:4-12岁通过矫治器调整颌骨发育
做好这些事能减少80%的牙齿问题:控制甜食频率而非总量,吃完及时漱口;选用适合儿童年龄段的牙刷,家长协助补刷直到孩子能写自己的名字;每年涂氟2-4次增强牙齿抗酸能力;运动时佩戴防护牙托避免外伤。
记住,让孩子养成受益终生的口腔习惯,才是好的治疗。下次带孩子检查牙齿时,不妨把这次就诊当作一次牙齿国的探险之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