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突然一阵钻心的疼?喝口冰水牙齿酸到怀疑人生?别以为忍忍就过去了,这可能是牙体牙髓病在""!今天就来这个折磨人的口腔问题,从病因到治疗,全程大实话,帮你少花冤枉钱。
简单说,牙体就是牙齿硬组织(釉质、牙本质),牙髓则是牙齿内部的"心脏",藏着血管和神经。当蛀牙、裂纹或外伤了牙体保护层,细菌就会趁虚而入感染牙髓,引发剧烈疼痛。那种半夜疼到撞墙的感觉,多数是牙髓炎在作怪。
很多人误以为"牙疼不是病",硬扛着吃止痛药。实际上,急性牙髓炎48小时内可能转为慢性,疼痛减轻不代表,反而可能导致牙髓坏死、根尖脓肿,甚牵连邻牙。临床数据显示,90%的拔牙病例初都只是可治疗的牙髓病!
1. 浅龋/中龋:牙齿表面发黑或有龋洞,遇冷热敏感,这时只需简单补牙,费用多在200-500元。
2. 深龋:蛀牙接近牙髓,吃喝都疼,但牙髓尚未感染。需要先垫底再补牙,费用约500-800元。
3. 牙髓炎:自发剧痛、夜间加重,可能伴随牙龈肿包。必须做根管治疗,价格800-2000元/颗。
4. 根尖周炎:咬牙时有"浮起感",牙龈反复起脓包。需要根管治疗+,拖延可能需拔牙种牙。
提到根管治疗,很多人吓得发抖。其实现在技术早升级了,正规机构的治疗过程是这样的:
1. 拍片定位:通过牙片确定感染范围,全程可视化操作;
2. 开髓:局麻下在牙齿顶部开小孔,疼痛敏感者可选镇静;
3. 清理:用比头发丝还细的器械清除坏死牙髓,三维冲洗消毒;
4. 根管填充:用生物材料严密封闭根管,防止再感染;
5. 牙冠修复:治疗后的牙齿较脆,建议戴冠保护(费用另计)。
整个过程约需2-3次,每次30-60分钟。现在有显微镜辅助的治疗,超95%,别再被"抽神经"的老黄历吓住了!
× 牙疼就吃抗生素:抗生素无法进入牙髓,治标不治本,滥用药还会产生耐药性。
× 根管治疗导致体虚:牙髓在成年后仅剩感觉功能,清除后不影响健康,谣言源于早年的不规范操作。
× 治疗完不戴牙冠: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就像枯树,不保护极易劈裂,后只能拔除。
1. 治疗后2小时再进食,24小时内避免患侧咀嚼;
2. 暂勿吃黏性食物(如年糕)或极端温度饮食;
3. 若出现轻微胀痛属正常反应,持续剧痛需复诊;
4. 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和牙线,重点清洁治疗牙;
5. 每年拍片复查1次,确保根尖无异常。
对着镜子检查:牙齿是否有黑线、裂纹?牙龈是否反复肿胀?用棉签轻叩牙齿是否酸痛?任一症状出现,建议尽快拍片检查。记住:早期补牙几百元能解决,拖到根管治疗费用翻倍,若需种牙更要上万元!
后提醒:选择机构时认准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,操作必须配备牙片或CT设备。别信"快速治疗""",规范的牙体牙髓病治疗需要足够时间。保护好原生牙,才是真正的省心之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