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有些人到了六七十岁还能拥有一口好牙,而有些人年纪轻轻就开始频繁跑牙科?其实,牙齿的健康和寿命,程度上取决于日常的预防保健。口腔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,而是长期不良习惯积累的结果。今天,我们就来那些能让你远离牙疼、蛀牙和牙周病的实用方法。
每天刷牙是再普通不过的事,但很多人刷了半辈子牙,方法却是错的。比如用力横着刷,时间不够,或者牙刷用了半年不换。正确的刷牙应该用软毛牙刷,倾斜45度轻轻颤动刷牙龈线,每次少2分钟,每天早晚各一次。别忘了舌头也要轻刷几下,那里藏着的细菌可是口臭的源头之一。
选牙膏也有讲究。普通人用含氟牙膏就行,防蛀明确;牙齿敏感的人可以选感款,但别指望它立马,坚持用两周以上才会感觉改善。于那些号称“美白三”的牙膏,听听就好,牙齿变色原因复杂,牙膏能做的其实有限。
很多人觉得“我刷牙很认真,不需要用牙线”。其实,再好的牙刷也清洁不到牙缝,那里卡着的食物残渣,就是蛀牙和牙龈炎的温床。牙线不是可有可无的备胎,而是和牙刷同等重要的日常工具。如果牙线用不惯,可以试试牙线棒或者冲牙器,关键是要把牙缝清理干净。
这里有个小技巧:用牙线时别太粗暴,贴着牙面上下滑动,切忌“锯木头”式拉扯,否则会让牙龈受伤。如果刚开始用牙线时牙龈出血,别紧张,一般坚持一周出血就会减少——这说明炎症在好转。但如果长期出血,可能就要去看看牙医了。
总有人问:“我每天认真刷牙,为什么还要洗牙?”因为牙结石是刷不掉的。那些钙化的菌斑会躲在牙龈下面,慢慢导致牙龈萎缩、牙槽骨吸收,等感觉到牙齿松动时往往已经晚了。建议每年洗牙1-2次,抽烟喝茶的人可以适当增加频率。
有人担心洗牙会伤牙齿,这完全是误解。的超声波洁牙只会震碎牙结石,对牙釉质几乎没有影响。洗完牙后牙齿敏感是正常现象,一般三天内就会。记住,洗牙不是美容项目,而是真正的医疗行为,一定要去正规医疗机构。
你知道吗?碳酸饮料对牙齿的伤害比糖果还大。酸和糖的双重攻击会在20分钟内让牙釉质软化,这时候刷牙反而会磨损牙齿。好的办法是喝完马上用清水漱口,等半小时再刷牙。另外,长期用一边牙齿咀嚼会导致面部不对称,夜间磨牙的人建议配个咬合垫。
还有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:用牙齿开瓶盖、咬冰块、啃螃蟹腿……这些行为可能导致牙齿隐裂,刚开始没感觉,等裂到牙髓时,钻心的牙疼就来了。记住,牙齿不是工具,别让它干力所不能及的活儿。
很多家长觉得“乳牙迟早要换,坏了没关系”,这是大错特错。乳牙蛀了会影响恒牙发育,还可能导致牙齿排列不齐。从孩子长颗牙开始就要清洁,3岁前用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,6岁前家长要帮忙刷牙。窝沟封闭是预防儿童蛀牙有效的方法之一,别等到牙疼了才后悔。
另外,安抚奶嘴用到2岁就该戒了,长期使用可能造成“奶瓶嘴”。如果发现孩子用口呼吸、睡觉打鼾,好去检查看看,可能是腺样体肥大的问题,这些都会影响面部发育。
我们总说“牙疼不是病”,可真正疼起来要人命。其实牙齿发出的警告信号很多:牙龈出血、口臭、牙齿敏感、咬合不适……都是身体在提醒你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拍个小牙片就能发现隐藏在牙龈下的问题,早处理不仅少受罪,还能省下不少钱。
后记住,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真牙。与其等到牙齿出问题花大价钱治疗,不如从现在开始好好保护它们。健康的牙齿不仅能让你吃嘛嘛香,更是生活质量的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