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上突然出现小黑点,咬东西时隐隐作痛——这可能是龋齿找了。很多人发现蛀牙后犹豫不决:不补吧怕越烂越深,补吧又担心过程受罪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话,把龋齿填充这件事说清楚。
早期的龋齿就像苹果上的霉斑,表面只有针尖大的黑点,但内部的腐蚀可能已经扩散。曾有患者觉得"不疼就不用管",结果半年后发展成牙髓炎,治疗费用翻了三倍。牙齿一旦被蛀,就像朽木上的虫洞,不会自行愈合,拖延只会导致三种结果:
1. 浅龋变深龋:腐蚀穿透牙釉质到达牙本质,遇冷热就会酸疼
2. 引发牙髓炎:细菌感染牙神经,那种剧痛连止痛药都压不住
3. 面临拔牙风险:当蛀洞牙根,可能连种植牙的机会都没有
现在正规机构都用"去腐"技术,全程就像在牙齿上做微雕。具体分四步:
1. 检查判断:用探针和X光片确定蛀牙范围,浅层蛀牙通常10分钟就能搞定
2. 清理腐质:用比头发丝还细的涡轮机头清除发黑部分,现在都有智能控深技术
3. 填充材料:主流选用树脂材料,颜色和真牙几乎分辨不出
4. 抛光调整:让补牙面光滑如初,不会刮舌头
全程敏感的人也不过觉得"有点酸",根本不需要咬牙硬扛。
市场上补牙价格差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:
1. 材料成本:普通树脂每颗成本约80-150元,进口纳米树脂要300-500元
2. 技术难度:后牙咬合面填充要比前牙美学填充耗时多一倍
3. 附加服务:是否包含3D扫描、咬合测试等精修环节
建议选择中等价位的流体树脂材料,兼顾耐磨性和美观度。千万别图便宜用劣质材料,否则可能引发继发龋或填充物脱落。
刚补完牙的48小时很关键:
• 避免啃硬物:树脂完全固化需要24小时,当天别吃坚果、螃蟹
• 警惕敏感反应:轻微酸胀是正常现象,一般3天会消失
• 改变洁牙习惯:补牙边缘要用牙线垂直清洁,横拉容易导致材料松动
特别提醒:如果补牙后出现持续刺痛或夜间自发痛,可能是伤到牙髓了,要立即复诊。
遇到以下四种情况,医生可能会建议先做其他处理:
1. 蛀洞已经贴近牙神经(需要垫底保护)
2. 牙齿发生隐裂(可能要做嵌体修复)
3. 牙龈下方出现龋坏(需配合牙龈处理)
4. 智齿发生龋坏(多数建议直接拔除)
说到底,龋齿填充就像及时修补墙面裂缝,花小钱防大患。下次刷牙时记得对着镜子检查牙齿,发现异常色斑建议尽早拍片检查。牙齿的健康投资,永远是性价比高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