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出现小黑点或隐约酸痛时,很多人会纠结要不要补牙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行业编辑,我经常收到读者提问:“补牙到底疼不疼?”“哪种材料更耐用?”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,带你了解补牙的真实情况。
牙齿一旦形成龋洞,就像蛀空的木头,无法自我修复。初期可能只是轻微变色,但细菌会不断侵蚀牙体。我曾见过患者因拖延治疗,终从几百元的补牙发展成上万元的根管治疗。如果发现以下情况,建议尽早检查:
- 吃冷热食物时短暂刺痛
- 牙面出现黑线或褐色斑点
- 用牙签能钩出食物残渣的凹槽
目前常见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,价格差异明显:
1. 玻璃(150-400元/颗) 适合儿童乳牙或临时修复,含氟能防蛀,但耐磨性较差,平均使用3-5年。
2. 复合树脂(300-800元/颗) 常用的补牙选择,颜色接近真牙,直接填充无需磨牙,缺点是咖啡、茶喝多了易染色。
3. 嵌体修复(2000-5000元/颗) 针对大面积缺损,在口外定制的瓷块,比直接填充更牢固,通常能用10年以上。
很多人害怕看牙是因为不了解流程。实际规范的补牙操作分四步:
步:检查判断 医生会用探针和X光片确定龋坏范围,浅龋一次就能补好,深龋可能需要2-3次治疗。
第二步:清理腐质 用器械或激光去除发黑的蛀坏部分,这一步可能有轻微酸胀感,现在多数诊所会表面麻醉。
第三步:填充材料 根据龋洞位置选择材料,后牙侧重强度,前牙更注重美观。树脂填充时需要分层光照固化。
第四步:调整咬合 补完后医生会让你咬合试纸,避免填充过高影响咀嚼。
误区一:“不疼就不用补” 牙齿外层没有神经,等到自发疼痛时往往已伤及牙髓。定期洗牙时让医生帮忙检查隐蔽部位更稳妥。
误区二:“材料越贵越好” 前牙小面积缺损用树脂足够,嵌体更适合后牙大面积修复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合适方案。
误区三:“补完就能随便啃” 树脂完全固化需要24小时,当天避免咬硬物。即使长期使用也要注意别用补过的牙开瓶盖。
想让补牙材料多用几年,记住三个要点:
- 24小时内不用牙线清洁补牙侧,避免牵拉未完全固化的材料
- 每周用含氟牙膏局部涂刷补牙处,降低继发龋风险
- 每年复查一次,设备能发现肉眼看不见的微渗漏
后提醒:不同地区、不同资质的医疗机构定价差异较大。建议选择有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的正规机构,价格透明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