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拔牙,很多人反应是紧张——电钻声、钳子、肿胀的脸…其实现在的牙科技术早已不同往日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今天就用简单直白的方式,告诉你关于拔牙的真实情况和科学应对方法。
不是所有牙齿问题都需要拔除。如果你的牙齿出现以下情况,医生才会建议拔牙:智齿反复发炎导致面部肿胀;蛀牙已经牙根无法修复;牙齿拥挤影响正常咬合;乳牙滞留阻碍恒牙生长。但要注意,如果只是轻微蛀牙或牙龈出血,优先考虑补牙或牙周治疗。
现代牙科的技术能让你几乎感觉不到疼痛。首先会局部麻醉,注射前医生会用表面麻醉凝胶减轻进针不适。整个过程你只会感觉到轻微压力,而非疼痛。复杂拔牙(比如横着长的智齿)可能采用微创超声骨刀,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。术后配合冰敷和医嘱用药,肿胀通常3天内就能消退。
高血压患者需提前控制血压;糖尿病患者建议上午拔牙并监测血糖;长期服用抗凝药物(如阿司匹林)可能需要调整用药;孕妇尽量避免孕早期和晚期操作。拔牙前一定要如实告诉医生你的健康状况和用药史,这是的关键。
咬紧纱布40分钟止血关键;24小时内不要漱口、吐口水或吸吮动作(比如用吸管),避免血凝块脱落引发干槽症;吃温凉的软食如粥、鸡蛋羹;刷牙避开伤口区域。如果术后3天仍有剧烈疼痛或大量出血,务必立即回诊——这可能是感染或愈合异常的信号。
第推荐南瓜粥、牛奶炖蛋等流食;第二三天可尝试软烂面条、土豆泥;避免辛辣、过热或坚硬食物少一周。蛋白质和维生素C对伤口愈合很重要,可以打成果汁的奇异果、蒸熟的胡萝卜都是好选择。记得用健侧牙齿咀嚼,饭后用医生开的含漱液轻轻清洁口腔。
看到这里你会发现,拔牙早已不是"酷刑"般的体验。关键在于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配合医生的判断,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。如果你还有具体疑虑,好的方式是拍个牙片让医生评估——现在很多诊所都有1元筛查,比盲目担心更有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