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医生,我30岁了还能做牙齿矫正吗?”这是正畸科门诊常听到的问题之一。很多人以为矫正牙齿是青少年的,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认知误区。今天我们就来关于牙齿矫正的那些事,帮你避开常见误区,找到适合自己的矫正方案。
传统观念认为12-16岁是佳矫正年龄,这个阶段正处于换牙完成期,骨骼可塑性较强。但现代正畸技术早已打破年龄限制。临床上我们看到,越来越多25-45岁的成年人通过矫正获得了理想的笑容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矫正特点。青少年矫正主要以引导颌骨发育为主,矫正时间相对较短。成年人则需要更多考虑牙周健康、咬合调整等因素,矫正周期通常会延长3-6个月。
牙齿排列不齐影响的远不只是笑容。长期牙齿错位会导致:刷牙时难以清洁到位,增加龋齿和牙周病风险;不正常的咬合关系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问题;的错颌畸形甚会影响发音和咀嚼功能。
正畸科医生提醒,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及时医生:明显牙齿拥挤或稀疏、前牙反颌(地包天)、开颌(上下牙无法闭合)、深覆颌(上牙过度覆盖下牙)等情况。
目前主流的矫正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:
1. 金属托槽矫正:性价比高,适用于大多数矫正病例。近年来托槽体积已明显缩小,舒适度大幅提升。
2. 陶瓷托槽矫正:采用与牙齿颜色相近的材料,美观性更好,适合对外观有要求的成年人。
3. 隐形矫正:通过一系列透明牙套逐步调整牙齿位置,几乎完全隐形,但需要患者严格配合佩戴时间。
4. 舌侧矫正:将托槽安装在牙齿内侧,完全隐蔽,但对医生技术要求较高。
具体选择哪种方式,需要正畸医生根据牙齿情况、年龄、预算等因素综合评估后决定。
矫正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:
1. 口腔清洁:佩戴矫正器后,牙齿清洁难度增加,建议使用专用牙缝刷、冲牙器等辅助工具。
2. 饮食调整:避免、过黏的食物,以防损坏矫正装置。
3. 定期复诊:严格按医生要求的时间复诊,便于及时调整矫正力度。
4. 保持器佩戴:矫正完成后需要佩戴保持器,这是防止复发的重要环节,不可掉以轻心。
误区一:拔牙矫正会影响健康。实际上,当牙齿拥挤时,合理拔牙能为牙齿排列必要空间,不会影响口腔功能。
误区二:矫正会让牙齿变松。牙齿在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松动,这是正常现象,矫正结束后会重新稳固。
误区三:矫正器戴得越紧越好。矫正力度需要控制,过大的力量反而会损伤牙根。
误区四:矫正可以快速完成。牙齿有其生理限度,通常需要1.5-3年时间,急于求成可能适得其反。
误区五:只有金属托槽才有效。随着技术进步,隐形矫正等新技术也能达到理想,只是适应症有所不同。
牙齿矫正是一个需要耐心和配合的过程。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的正畸医生,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,才能获得理想的矫正。如果你对自己的牙齿排列有疑问,建议尽早到正畸科进行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