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牙时牙龈出血、口腔异味反复出现?这可能不是简单的"上火",而是牙周病在作祟。作为成年人牙齿脱落的首要原因,牙周病在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85%以上,但真正重视并规范治疗的人却不足20%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"隐形"。
早期的牙周病往往不痛不痒,但身体会发出一些警示信号:晨起时口腔黏腻感明显,吃苹果时留下血印,牙龈颜色由粉红变为暗红,牙齿看起来"变长"(其实是牙龈萎缩)。如果出现持续口臭、牙齿松动、咀嚼无力等情况,说明病情已经发展到中重度阶段。
导致牙周病的根本原因是牙齿表面的细菌生物膜——牙菌斑。当清洁不到位时,菌斑会钙化成牙结石,就像在牙龈边缘筑起"碉堡",持续释放牙周组织。值得注意的是,吸烟者、糖尿病患者、孕妇以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,更容易成为牙周病的高危人群。
对付牙周病需要"防""治"两手抓:每天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,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洁牙。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,则需要接受系疗:从基础的龈上洁治、龈下刮治,到必要时进行的牙龈手术。记得治疗后3-6个月要复查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。
很多人担心洗牙会损伤牙齿,其实正规操作下的超声波洁治只会去除牙结石;还有患者觉得治疗一次就能,殊不知牙周病管理是持久战;更要注意的是,孕妇在孕中期(4-6个月)如果出现妊娠期牙龈炎,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处理。
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;牙线要呈"C"型包绕牙齿侧面清洁;冲牙器可以辅助清洁但不替代刷牙;含氟牙膏和抗菌漱口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特别提醒:长期使用同一款牙膏反而容易让口腔菌群产生耐受性。
夜间磨牙、牙齿排列不齐、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,都会加重牙周负担。建议有这些问题的患者及时牙医,必要时佩戴咬合垫或进行正畸治疗。记住,一口好牙的维持,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。
牙周健康就像树木的土壤,只有根基稳固,牙齿这棵"大树"才能屹立不摇。如果发现本文提到的任何症状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的口腔科就诊。越早干预,越能避免不可逆的牙齿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