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警告信号。作为困扰我国近90%成年人的口腔问题,牙周病早期不痛不痒,却悄悄摧毁牙齿根基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清这个沉默的牙齿。
健康的牙龈应该呈淡粉色,紧贴牙齿表面。如果发现牙龈变红、肿胀,刷牙时出血,甚无缘无故渗血,这就是牙周病早期的表现——牙龈炎。此时牙菌斑中的细菌正在刺激牙龈组织,及时清洁就能逆转。但若放任不管,炎症会向深层发展,形成更的牙周炎。
当牙龈萎缩、牙槽骨被吸收,牙齿会出现松动移位。有人发现牙齿突然变长,其实是牙龈退缩暴露了牙根;咬硬物时牙齿晃动,说明支撑结构已受损超50%。这个阶段不仅治疗复杂,牙齿保留也大幅降低。记住:牙齿不会"突然"生病,所有病变都有迹可循。
牙周袋内的细菌会分解食物残渣,释放含硫化合物产生腐臭味。这种口臭刷舌头、用漱口水都难以消除,因为病灶藏在牙龈深处。临床数据显示,80%顽固性口臭与牙周病相关,单纯清新口气只是治标不治本。
吸烟者患病风险高3-6倍,尼古丁会收缩血管掩盖出血症状;孕妇激素变化易引发"妊娠性牙龈炎";糖尿病患者伤口难愈合,牙周感染更难控制。此外,长期熬夜、压力大的人群免疫力下降,口腔细菌也会乘虚而入。
轻度阶段通过洗牙+龈下刮治可有效控制,类似给牙齿做"深度保洁";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牙周手术或激光治疗。值得注意的是,牙周治疗不是一劳永逸,每3-6个月的维护关重要,就像高血压需要定期复查一样。
每天刷牙3次每次3分钟,建议使用小头软毛牙刷;饭后3分钟内漱口,避免食物残渣发酵;每3个月更换牙刷,防止细菌滋生。配合牙线清理牙缝,能清除80%以上菌斑。记住:再贵的牙膏也替代不了正确刷牙方法。
即使没有症状,成年人也应每年做1次牙周探诊检查。医生会用特殊工具测量牙龈沟深度,通过牙片观察骨吸收情况。早期发现问题,治疗成本可能只是晚期的十分之一。牙齿是自己的"原装配件",维护成本永远低于更换成本。
牙齿问题从不会自行好转,拖延只会让治疗更复杂。下次看到牙龈出血时,别再说"上火",这很可能是牙齿发出的求救信号。及时行动,才能守护好咀嚼幸福的每一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