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的乳牙出现问题,很多家长的反应是“乳牙坏了不用管,反正会换牙”。这种想法其实是个误区。儿童牙齿健康不仅影响当前咀嚼功能,更关系到恒牙发育和面部骨骼生长。今天我们就来儿童牙齿治疗那些事,解答家长们的常见困惑。
乳牙的蛀坏绝非小事。一颗乳牙的使用寿命可达6-10年,期间若发生龋坏,可能导致牙髓炎、根尖周炎,甚影响下方恒牙胚。临床上常见因乳牙早失导致的恒牙排列不齐。建议发现黑点或龋洞时就及时就诊,早期治疗只需简单补牙,孩子痛苦小,费用也低。
恐惧往往源于未知。建议治疗前带孩子“参观”诊所,认识牙科器械。家长切忌用“再不听话就让医生拔牙”等话语恐吓。儿童牙医会采用“tell-show-do”沟通法:先讲解要做什么,展示工具,后操作。对于低龄儿童,还可以采用“膝对膝”检查体位,让孩子更有感。
目前主流选择有玻璃和树脂材料。前者能持续释放氟化物预防继发龋,但强度稍低;后者美观耐用但操作时间较长。具体选择需结合龋坏位置、孩子配合度等因素。需要提醒的是,有些家长迷信“进口材料”,其实符合标准的材料都能满足治疗需求,关键看医生技术。
这两种预防措施被证实可降低30%-50%的龋齿发生率。涂氟相当于给牙齿穿上“防弹衣”,建议3岁开始每半年一次;窝沟封闭则是给磨牙表面的沟壑涂上保护层,6-7岁、12-13岁是两个关键时期。但要注意,这些措施不能替代日常刷牙和使用牙线。
对于4岁以下重度龋齿患儿,或多颗牙需要治疗但极度不配合的儿童,医生可能建议全身麻醉下一次性完成治疗。现代麻醉技术风险可控,术前会进行评估。不过常规情况还是建议分次治疗,既能观察孩子适应情况,也能培养定期检查的习惯。
后给家长们三个实用建议:,每3-6个月带孩子做口腔检查;第二,刷牙直到孩子能完成“巴氏刷牙法”;第三,控制高糖零食摄入频率。记住,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,从小建立的良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