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看牙医,很多人反应是补牙、拔牙或是做种植牙。但其实,口腔健康的重点在于预防。今天我们就来口腔预防保健那些事,帮你远离牙科治疗椅!
很多人觉得牙齿没问题就不用管,等疼了再去看医生。但口腔问题往往发展缓慢,等感觉到不适时,可能已经需要根管治疗甚拔牙了。定期进行口腔预防保健,不仅能避免疼痛,还能节省大笔治疗费用。
比如早期的龋齿,只需要简单补牙,费用在几百元左右。如果放任不管发展到牙髓炎,做根管治疗就要上千元,的话还要做牙冠,费用可能达到几千元。
1. 正确刷牙有讲究
每天少刷牙两次,每次不少于两分钟。建议使用软毛牙刷,牙刷每3个月更换一次。很多人刷牙太用力,这样会损伤牙龈。正确的刷牙方式是巴氏刷牙法,牙刷与牙齿呈45度角,小幅度水平颤动。
2. 牙线比牙刷更重要
单纯刷牙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牙齿邻面需要牙线清洁。建议每天使用一次牙线,特别是在睡前。如果觉得普通牙线操作困难,可以尝试牙线棒或冲牙器。
3. 定期洗牙不能少
即使每天认真刷牙,牙结石还是会慢慢形成。建议每6-12个月进行一次洗牙,清除牙刷无法去除的牙结石。洗牙后可能出现短暂敏感,这是正常现象,一般1-2天就会消失。
4. 饮食习惯要注意
减少碳酸饮料、甜食的摄入频率。如果吃了酸性食物,不要立即刷牙,可以先漱口,等30分钟后再刷牙。吸烟不仅会让牙齿变黄,还会增加牙周病风险。
儿童时期(0-12岁)
从颗乳牙萌出就要开始清洁,可以使用指套牙刷。3岁前建议由家长帮助刷牙。6岁左右萌出的恒磨牙要做窝沟封闭,这是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。
青少年时期(13-18岁)
这个阶段容易发生错颌畸形,如果发现牙齿排列不齐,建议及时正畸医生。同时要注意智齿的生长情况,定期检查是否需要拔除。
成年时期(18-60岁)
重点预防牙周病,牙龈出血就是早期信号。吸烟、糖尿病等都会增加牙周病风险。女性在孕期激素变化大,更容易出现牙龈问题,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。
老年时期(60岁以上)
随着年龄增长,牙龈退缩、根面龋风险增加。如果戴假牙,要注意每天清洁假牙,晚上要摘下来浸泡。定期检查口腔黏膜,预防口腔癌。
洗牙:200-500元 窝沟封闭:100-200元/颗 涂氟:100-300元 口腔检查:50-200元
这些预防性治疗通常可以报销部分费用,比出现问题后再治疗要划算得多。
误区一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洗牙去除的是本就该清除的牙结石,牙缝变大是因为牙龈炎症消退,暴露出原有的牙缝。
误区二:牙齿不疼就是健康的
很多口腔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,比如早期的牙周病、龋齿等,需要通过检查才能发现。
误区三:小孩乳牙坏了不用管
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,的乳牙感染可能导致恒牙发育不良。
口腔预防保健贵在坚持,把它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你会发现看牙医的次数越来越少,笑容却越来越自信。记住,预防永远比治疗更简单、更经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