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经常在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里混着血丝?或者吃苹果留下带血的牙印?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细节,可能正是牙周病发出的预警信号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病的患病率在我国高达90%,但真正重视的人却少之又少。
牙周病就像牙齿地基的慢性坍塌。当细菌在牙龈边缘安营扎寨,先是导致牙龈发炎红肿,继而深层牙槽骨。整个过程如同温水煮青蛙,早期不痛不痒,等到牙齿松动移位时,往往已经错过佳干预时机。
很多人误以为牙周病只是老年人的,实际上临床数据显示,35岁以上人群中有超过七成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办公族、孕妇、糖尿病患者更是高危人群。

早上刷牙出血不一定是牙刷太硬,持续两周以上的牙龈出血很有可能是牙周病的早期信号。其他典型表现包括:牙龈颜色由粉变红、口腔异味难以消除、牙齿突然对冷热敏感、咬硬物时牙齿酸软等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牙周病进展隐匿,可能仅表现为牙龈轻微退缩。建议每半年用手机自拍牙龈照片对比,若发现牙根暴露增多,就要及时就医。

误区一:洗牙会损伤牙齿
超声波洗牙是清除牙结石的有效手段,规范操作不会损伤牙釉质。相反,长期不洗牙导致的结石堆积,才是真正伤害牙周组织的元凶。
误区二:牙齿不痛就不用治
牙周病的可怕之处在于病程前期几乎没有疼痛感。等到出现明显松动时,牙槽骨吸收往往已超过50%,此时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大幅增加。
误区三:吃药能治好牙周炎
抗生素只能暂时控制急性炎症,无法清除导致感染的菌斑和结石。治疗需要的牙周刮治,必要时还需配合手术修复。
日常护理: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(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),配合牙线清理邻面。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可辅助抑菌,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两周。
干预:每年少进行一次牙周检查,吸烟者和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季度检查。龈下刮治是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金标准,现代激光治疗能显著减少传统手术的不适感。
全身管理:控制血糖血压、戒烟限酒、维生素C摄入都有助于牙周健康。孕妇更要重视孕期牙龈护理,激素变化会加速牙周病进展。
完成系疗只是步,后续维护决定疗效能保持多久。建议治疗后前三个月每月复诊,稳定后逐步延长复查间隔。随身携带牙缝刷,饭后及时清理食物残渣。
对于已经出现牙齿松动的患者,可以选择牙周夹板固定。全口多牙缺失者应考虑种植修复,但必须确保牙周炎症完全控制后再进行。
记住,牙周健康是口腔健康的基石。与其等到牙齿摇摇欲坠时追悔莫及,不如从现在开始认真对待每一次刷牙。毕竟,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原装牙齿用得舒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