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饭时突然觉得嘴巴刺痛?照镜子发现舌头上长了白斑?这些可能是口腔黏膜在发出警报。作为口腔健康的"晴雨表",黏膜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,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藏在口腔里的健康密码。

正常口腔黏膜应该是湿润的淡粉色,当出现以下情况就要注意了:
• 反复发作的溃疡:小米粒到黄豆大小的创面,边缘发红中间凹陷,说话吃饭都受罪
• 异常白色斑块:擦不掉的白膜或条纹,可能有粗糙感
• 不明原因红肿:牙龈、颊黏膜等部位持续性充血
• 莫名灼痛感:没有明显破损却感觉火烧火燎
建议发现这些症状超过两周不愈,就要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
1. 长期吸烟喝酒的人:烟草和酒精会持续刺激黏膜
2. 戴假牙的老年人:不合适的义齿容易摩擦引发创伤
3. 免疫力低下群体:如糖尿病患者、放化疗患者
4. 营养缺乏者:特别是缺铁、缺维生素B族的人群
5. 激素水平波动大的女性:更年期或孕期更易出现症状
6. 有家族史的人群:部分黏膜病存在遗传倾向
• 早晚刷牙后记得检查:对着镜子看看舌头底下、腮帮内侧
• 少吃烫食辣食:65℃以上的食物会烫伤黏膜
• 保持假牙清洁:每餐后要取出冲洗,定期用假牙清洁片浸泡
• 补充微量元素:适当吃深绿色蔬菜、动物肝脏等
• 管理慢性疾病:控制好血糖、血压等基础指标

对于单纯性溃疡,医生可能会开含糖皮质激素的贴片;真菌感染常用制霉菌素糊剂;某些顽固性病变可能需要激光或冷冻治疗。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不要自行用盐或酒精消毒创面,这反而会加重损伤。
大多数黏膜病通过规范治疗都能好转,关键是要早发现早干预。下次刷牙时不妨多花30秒做个自检,别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