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有不少朋友问我:“平时刷牙挺认真的,为什么还需要洗牙?”其实这个问题困扰很多人。今天就带大家了解洗牙的真实作用,以及为什么它是口腔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洗牙,术语叫“洁治”,是用器械清除牙齿表面及牙龈下的牙结石、菌斑和色素的过程。刷牙固然重要,但再好的牙刷也难以清除长期积累的牙结石,尤其是牙龈边缘和牙缝中的顽固污渍。牙结石一旦形成,只能通过洗牙去除。
很多人误以为洗牙会伤害牙齿,其实恰恰相反。洗牙不会损坏牙釉质,反而能预防牙周疾病,减少牙龈出血、口臭等问题。如果你刷牙时经常出血,很可能就是牙结石刺激牙龈导致的。
1. 清除牙结石和菌斑:牙结石是细菌的温床,长期堆积会引发牙龈炎、牙周炎,甚导致牙齿松动。洗牙能有效减少这些风险。
2. 预防牙龈疾病:牙龈红肿、出血通常是牙周炎的早期信号,定期洗牙可以缓解症状,防止病情加重。
3. 改善口臭:口腔异味大多源于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的硫化物,洗牙能减少口腔细菌数量,让口气更清新。
4. 提升牙齿美观:长期喝茶、咖啡或吸烟的人,牙齿容易发黄或出现色素沉着,洗牙能牙齿原本的色泽。
洗牙的疼痛感因人而异。如果牙结石较多或牙龈敏感,可能会有轻微不适,但一般都在可承受范围内。现在很多机构采用超声波洁牙,震动温和,体验更好。
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每年洗牙1-2次是比较合适的频率。吸烟、喝茶频繁的人可以适当增加次数,具体可以医生建议。
1. 避免冷热刺激:洗牙后牙齿可能暂时敏感,24小时内尽量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。
2. 认真刷牙:洗牙后更要保持口腔清洁,建议使用软毛牙刷,避免刺激牙龈。
3. 戒烟限茶:吸烟和深色饮料容易导致牙齿再次着色,刚洗完牙好减少摄入。
1. 牙龈出血、口臭明显的人:这通常是牙结石堆积的信号。
2. 长期吸烟、喝咖啡的人:色素容易附着,影响牙齿美观。
3. 准备做牙齿矫正或修复的人:洗牙能确保口腔环境健康,提高治疗。
误区1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牙缝变大是因为原本被牙结石占据的空间被清理了,并不是洗牙导致的。长期不洗牙,牙结石牙龈,反而会让牙齿松动。
误区2:洗牙会让牙齿变松
健康的牙齿不会因为洗牙松动,如果洗牙后感觉牙齿松动,说明牙周炎已经比较,需要及时治疗。
误区3:洗牙可以美白牙齿
洗牙主要作用是清洁,能去除外源性色素(如烟渍、茶渍),但无法改变牙齿本身的颜色,想要美白需要另外做项目。
洗牙不是“美容项目”,而是口腔健康的“基础保养”。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,牙齿也需要定期清洁。如果你从未洗过牙,或者很久没检查口腔了,不妨安排一次的洁牙,让牙齿更健康,笑容更自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