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经常在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或者总觉得牙齿有轻微松动?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,可能是牙周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病在我国成年人中的患病率高达90%,但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脱落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

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,简单来说就是牙齿的"地基"出了问题。就像房子的地基不稳会导致墙体开裂一样,当支撑牙齿的牙龈、牙槽骨等组织受到,牙齿就会逐渐失去支撑。这种通常是不可逆的,早期发现和治疗是保住牙齿的关键。
1. 刷牙出血:健康的牙龈不应该出血,这是早的警告信号
2. 牙龈肿胀:牙龈颜色变深红,触碰时有疼痛感
3. 持续性口臭:即使刷牙后也难以消除的异味
4. 牙齿变长:其实是牙龈退缩导致的视觉
5. 牙齿松动:咬硬物时感觉牙齿使不上力
6. 牙齿移位:原本整齐的牙齿出现缝隙或位置改变
牙周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隐匿性和连带伤害。长期存在的口腔炎症会随着循环影响全身,多项研究证实,重度牙周病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常人高2-3倍,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也更难控制。对孕妇而言,还可能增加早产风险。
步:正确清洁
使用软毛牙刷和巴氏刷牙法,每天少使用一次牙线清理牙缝。很多人刷牙只注重表面,其实牙齿邻面才是牙菌斑的温床。
第二步:护理
每年1-2次洗牙不仅能清除牙结石,更是早期发现问题的好机会。对于已经出现牙龈退缩的患者,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牙周刮治等治疗。
第三步:生活习惯调整
吸烟会显著加重牙周病发展,控制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。适当补充维生素C也有助于牙龈健康。

Q:洗牙会导致牙齿松动吗?
A:这是常见误解。洗牙去除的是本就不该存在的牙结石,松动是因为牙周组织已经受损,不及时治疗才会越来越。
Q:治疗会很痛吗?
A:现在有舒适化治疗手段,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表面麻醉或更的技术。
Q:治疗后需要注意什么?
A:治疗后24小时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,按照医嘱使用漱口水,保持口腔清洁但不要用力刷牙。
牙齿是我们使用一生的工具,却常常被忽视。建议从25岁起就要关注牙周健康,40岁后更应每半年做一次检查。记住,及时的治疗投入远比日后种植牙或修复便宜得多,也少受很多痛苦。下次刷牙时如果发现出血,别再把推给牙刷太硬,这可能是你的牙齿在求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