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被牙疼惊醒,捂着半边脸在床上翻来覆去;工作会议中突然牙神经抽痛,冷汗瞬间湿透衬衫...这种钻心的疼痛,经历过的人都懂。今天咱们就用直白的话,说说怎么科学应对这要命的牙痛。


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疼痛侧脸颊,每次15分钟。注意别直接把冰贴在皮肤上,温度过低可能损伤面部神经。这个方法对牙周炎引起的肿痛特别管用。

一杯温水加半勺食盐,含在嘴里30秒后吐出。每天多4-5次,既能又不会刺激口腔黏膜,孕妇儿童都能用。
左手虎口位置(拇指和食指连接处)用右手拇指用力按压1分钟,交替进行。这是流传百年的止痛穴位,适合开会、开车等不方便用药时应急。

布洛芬类药物(如芬必得)对牙髓炎止痛较好,但胃病患者慎用;对乙酰氨基酚(如泰诺)更适合伴随发烧的情况。注意!止痛药服用不要超过3天。
取2-3粒新鲜花椒咬在痛牙处,其中的麻醉成分能暂时阻断痛感。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土方法,适合临时找不到药物时使用。

疼痛期间忌烟酒、过冷过热食物,刷牙时改用温水。有蛀牙的朋友要特别注意别用痛牙咀嚼,哪怕是用另一侧吃饭也比硬扛强。
如果是食物嵌塞导致的疼痛,用牙线轻柔清理比用牙签。注意动作要平行于牙龈,避免损伤牙龈。
家庭方法治标不治本,遇到以下情况请立即预约牙医:
| 疼痛类型 | 可能原因 | 紧急程度 |
|---|---|---|
| 遇冷热酸痛 | 牙本质敏感/浅龋 | ★★☆ |
| 持续性跳痛 | 急性牙髓炎 | ★★★ |
| 咬合时剧痛 | 根尖周炎/牙裂 | ★★★ |
后提醒大家:网络传的咬生姜、含白酒等方法可能刺激口腔黏膜,抗生素更不能乱吃。牙痛根源在牙齿内部,所有家庭方法都只是为就医争取时间的权宜之计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熬过看牙医前的艰难时刻,但别忘了及时预约牙科检查才是根本解决之道。
本文的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替代医疗建议。具体用药请医师或药师,就医时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