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洗牙,很多人反应是“疼不疼?”“会不会伤牙齿?”甚有人觉得“每天刷牙就够了,洗牙就是浪费钱”。其实,洗牙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。今天我们就来,关于洗牙的那些事儿。
刷牙再认真,也难免有死角。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如果没有及时清除,会慢慢钙化形成牙结石。牙结石就像水泥一样牢牢粘在牙齿上,普通刷牙根本刷不掉。这时候就需要的洗牙来清理了。
牙结石不仅影响美观,更是牙龈出血、口臭的元凶。长期不清理还会导致牙龈萎缩、牙齿松动。很多人才三十多岁就开始“掉牙”,其实多半是因为牙周病,而洗牙就是预防牙周病有效的方法。

这个问题因人而异。如果平时牙龈健康,洗牙时基本不会有明显疼痛感,顶多有点酸酸的感觉。但如果已经有牙龈炎或牙结石比较多,洗牙时可能会有些敏感。
现在的超声波洁牙设备都很,的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调整功率。怕疼的朋友可以提前跟医生沟通,医生会用更轻柔的手法。洗牙后1-2天内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,一般不适感很快就会消失。

误区1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这是常见的误解。洗完牙觉得牙缝变大,其实是因为清除了原本堵塞在牙缝里的牙结石。牙齿本身的位置并没有改变。
误区2:洗牙会损伤牙釉质
正规的洗牙操作不会损伤牙釉质。超声波洁牙机的工作头只是在牙结石上震动,不会直接接触牙齿表面。
误区3:洗一次牙就一劳永逸
洗牙不是“一次性工程”。建议每6-12个月洗一次牙,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。
1. 刷牙经常出血的人
2. 有口臭困扰的人
3. 长期吸烟、喝茶、喝咖啡的人
4. 戴牙套矫正牙齿的人
5. 备孕期的女性
6. 糖尿病患者
特别提醒:备孕女性好在怀孕前做一次的口腔检查。孕期激素变化容易引发牙龈问题,但孕期洗牙存在一定风险。

1. 洗牙后24小时内避免食用深色食物和饮料,如咖啡、浓茶、红酒等。
2. 洗牙后几天内可能会有轻微敏感,这是正常现象。
3. 坚持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。
4. 如果洗牙后发现牙齿松动明显,要及时复诊检查。
1. 查看机构是否具备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
2. 确认使用的器械是否经过严格消毒
3. 医生是否有相关执业资质
4. 不要贪图便宜选择不正规的“洗牙”
现在很多口腔机构都有洗牙,可以提前电话。记住,洗牙的核心是“清洁”而不是“美白”,那些洗牙就能让牙齿变特别白的宣传要警惕。
洗牙不是什么“护理”,而是基本的口腔保健。就像我们定期体检一样,牙齿也需要定期检查护理。一口好牙不仅能让你吃嘛嘛香,更能为健康加分。
如果你已经超过一年没洗牙了,建议抽个时间去做个口腔检查。牙齿问题都是积累出来的,早发现早处理,才能避免以后花大钱受罪。毕竟,再好的假牙也不如自己的真牙用得舒服。